祁同偉看著報告上的數據,心里還是有些自傲的,去年整個江北新區的gdp只有三十幾個億,今年單單前兩個季度已經超過四十億了,按照祁同偉的估計,如果下半年幾個重點項目再發力,超過前兩個季度是綽綽有余的。
不過來之前,區委三人已經達成了基本共識,下半年的經濟數據也就按四十億來報,不然的話,一次性報太多,明年上級也要求這么高的增長率怎么辦。
現在的超高增長率是因為這幾年在填補國內各項產業的空白,并不是可復制的,金新凱找了他在大學的經濟學教授朋友,預測了頂多就三年的超高速增長。
不過祁同偉卻有些想笑,因為他是見過歷史的人,他心里還是那句話,人類滅亡的一大原因,一定是想象力的缺乏。
要知道,接下來填補產業空白的增長,還會持續十五年,然后慢慢降速。
前世東甌市的產業布局太過于低端,是依靠廉價勞動力強行拉動的增速,一到后期就疲軟無力,陷入瘋狂的內卷。
但這一次,在祁同偉的推動下,高新區開始以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產業發展,這個行業的發展周期更長,增長的實力更渾厚,同時也大量帶動了周邊集群產業的變革。
前世江北的產業集中在玩具服裝,低端閥門這些低門檻產業上,但是在高新區的帶動下,老百姓主動創業的行業也開始向著技術密集型補充產業上發展。
以祁同偉的預測,這樣年增長率超過百分之六十的速度,起碼要持續五年,之后才會陷入一個瓶頸期,恢復百分之二十的增長率。
產業集群內部,也會經歷起碼兩輪的企業洗牌,到最后誕生出幾家在行業內部巨無霸的大型企業,其他的小企業都會變成附屬的上下游產業。
在祁同偉的規劃中,這幾家巨無霸企業將會是國資控股或者作為大股東參股的企業,其他的附屬產業,全部放給老百姓去創業,盡量多得解決就業崗位。
同時也要警惕企業的負責人掏空企業,二十幾年后,省城臨安那幾家國資參股的大型明星企業,其實就已經被企業實控人掏空了。
比如某飲用水品牌,上下游幾百家相關企業,都是實控人暗中操控的,原企業其實只剩下這個金字大招牌,當國資發現企業利潤越來越低的時候,這才發現,這個企業其實早就被實控人利用上下游關聯企業掏空了家底。
這種情況一定要警惕,資本家就算名聲再好,他們本身的資產屬性也就代表了他們只會本能為自己的利益服務。
但是國資控股的企業,實際上要承擔各種社會責任,各種不盈利的責任。
所以,只要祁同偉還掌握著權力,高新區這些大型企業,就不會成為企業管理者個人的牟利工具,誰越線就搞死誰。
但是等他調走后,這些政策會不會改變,國資會不會在某些形式下面重新被這些既得利益者侵占,他也無法保證,只能保證在自己的手上。
正胡思亂想呢,高育良拍了一下祁同偉的手臂。
“干什么呢,別發呆,等下要我們表態發言了。”
等了半天,最后還是高育良起來發言,祁同偉沒撈到機會,高育良還是按照三個人商量的方案,不管是投資額度還是gdp的預期增長,都隱瞞了大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