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的電話本有好幾本,一本是市級領導加上各市直部門還有區縣領導的號碼。
另外一本就是新區的各部門各鄉鎮街道負責人的電話簿,也就是祁同偉現在翻開的。
撥打的是宣傳部的部長電話,也就是從市電視臺下調不久的女副臺長,名字叫胡連。
過了一會兒,女部長就過來了,因為祁同偉和盧強打了招呼,讓她插隊進來了。
“胡部長,坐。
喜歡喝咖啡還是茶?”
胡部長還是第一次被祁同偉召喚過來,前幾次都是下面人交接,知道這個年輕的區長為人精明強勢,能力很強,這幾個形容詞幾乎就代表了祁同偉這個人驕傲難相處。
所以,胡部長也有點摸不準祁同偉到底什么意思,為啥單獨把她叫過來。
不過祁同偉沒有賣關子,他還叫來了另外一個人,就是現任副區長兼公安分局局長楊正偉。
“老楊,你坐這邊,胡部長,坐這邊。
這次我叫你們來呢,就是有一個想法,你們看看這個新聞。”
祁同偉翻開的正是粵東省某市的新聞,就是因為暫住證問題死亡的大學生的事情。
這年頭的大學生,可是十分精貴的物種,中專就能分配工作的時代,無論是大專生還是本科生,占每年新進入市場的勞動力的比例都十分少。
有個數字對比會直觀一點,95年的大學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大專生,畢業的數量是九十萬不到,而全國的活躍勞動力數量在九個億左右,當年度新進入進入市場的勞動力是超過兩千萬的,可想而知,這個年代大學生是有多值錢。
同理可得出,祁同偉這個農民家庭連吃飯都成問題的家庭,居然能培養出他這個研究生,他自己付出了多大的艱辛。
全區很多干部本來對祁同偉都不是很服的,后來聽說他是研究生畢業,還做緝毒警察,和毒販拼命,中了三槍才獲得今天的,一個個都服氣了。
這中間最大的加分項,就是金貴的研究生身份,相當于古代的一甲進士了,不然的話,下面那些老干部哪會這么服氣啊。
回到這個新聞,可想而知一個大學生居然因為暫住證的事情,就這么窩窩囊囊得死了,社會輿論嘩然啊。
但是被叫來的楊正偉和胡部長還是摸不準祁同偉的意圖,新聞是新聞吧,和他們有什么關系。
當然,祁同偉沒耐心等他們猜謎,只是給他們一個自己為什么想到這個新政策的理由。
“我叫你們來,是打算研究一下,咱們高新區,不執行暫住證制度。
搞更加人性化的居住證,當然,這東西還是以前那樣,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登記流動人口信息。
不過,居住證,這樣聽起來更人性化,同時做出以下變化。”
祁同偉停頓了一下,楊正偉聞弦歌知雅意,馬上拿出筆記本,開始記筆記,一旁的胡部長都看呆了,為了不落后,也在桌上抽了一張白紙,拿了一支圓珠筆開始記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