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偉都驚呆了,這群蛀蟲,居然還能用這樣的理由,上面已經審批好的項目,直接開工就行了。
高新區的規劃和以前已經審批好的項目有個屁關系啊,這分明是市里那些蛀蟲,一看項目可能掌握不到自己手上了,高新區肯定要派人監管的,他們上下其手就不方便了,干脆把項目擱置了,公家的事情,又不是他們自己家的事情。
但是上級問起來,為什么這么大的項目說變卦就變卦了呢,他們又能全面推卸責任到高新區頭上,說他們改變區劃的時間不對啦,這個那個啦,程序上又不能找到他們的漏洞。
就像前文提到的,領導雖然有形式權威,但是在具體的事情上面,下面的干部如果連成一氣,他們能在規則,程序上找出一百種方法,讓領導一點事都做不了,偏偏程序上一點問題都沒有,他們一點責任都沒有。
高育良還是有些書生做派了,祁同偉知道破局之道。
“高老師,我個人覺得,市政府里面。
你應該動動人事,把副職調走幾個吧,尤其本地人的副職,讓下面聽話的干部上來。”
對,這就是對付不聽話下屬的破局之道,身為一把手,有人事上的權力,甚至不需要抓下屬什么錯誤,直接點,到上級那邊訴訴苦,給不聽話的下屬一個好前程,明升暗降。
然后換聽話的人上來,下面級別更低的還有誰不聽話,就好處理了,副職需要去省委要支持調走,但是副處和正處級都是市委自己說了算的,直接調去坐冷板凳。
如果你要問理由,一句組織上通盤考慮,培養鍛煉你,就足夠了。
高育良聽到祁同偉的建議,驚訝地看了他一眼。
“這樣不好吧?他們也沒犯什么錯誤啊。”
“有什么好不好的,需要他們犯錯誤嗎?到省委那邊和領導們聊一聊,就說想用更順手的人,那樣做事更容易出成績。
高老師您現在剛剛去代轉正,省委對你的要求,肯定會重視的。
就算有大領導想阻攔,也沒有足夠的理由,再者,東甌市的發展勢頭關乎省委領導們的前途,這個理由就是最硬的了,還有我們新區的成績作為你的后盾。
自信點,高老師,先去找咱們的老書記,盧書記談談,然后找李書記聊聊,他們會把意見和書記辦公會通報的。”
高育良看起來真的心動了,他也感受到了,雖然幾個副職態度十分恭敬,但是做事就是推動不了,效果和以前陳市長在的時候,差了很多。
陳書記以前做市長的時候,什么工作推進,速度都很快的,副職們也很配合的,怎么到了他手上,就見了鬼了一樣,明明還是這批人啊。
高育良不清楚的是,這批人之所以不配合了,其實就是因為他們大多是本地人,在這一次的調整中,沒有動窩。
一般一二把手調整,后面一大串的班子成員都得動一動窩,避免某些人心里不平衡,同時也給某些人挪挪窩,免得某些干部在一個崗位太久了,在各種項目上上下其手,把下面干部都換成自己人,分管領導換換崗位也會稍微平衡一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