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領導小組只是省公安廳內部的幾個人,也就是胡援朝任組長,劉德旭任第一副組長,祁同偉和其他委員都掛名副組長。
“那趙省長的意思是?”
看見梁群峰裝傻,趙立春也沒耐心和他兜圈子,他現在正著急呢。
其實趙立春著急有祁同偉的一部分原因,大家還記得祁同偉在公安部三局搞東部六省治安數據的時候,總是私底下自己把東部六省內排列數據排名。
搞得漢東省多項數據排名,都是倒數的,幾個月內連續在部長會議上給漢東的發展情況和治安數據上眼藥。
成功在部長們心里種下了漢東省的治安情況極差的印象,其實對比起一些中部省份,漢東省的治安是能過得去的。
但是頂不住祁同偉日積月累的數據對比小技巧,雖然這些都是真實的數據,可是優秀生還是差生,得看跟誰對比。
舉個栗子,最經典的就是米氏對比法,三輪車和庫里南的優勢在哪里。
1,是否全景敞篷,三輪車完勝。
2,是否新能源電動,三輪車完勝
3,油耗對比上,三輪車百公里零個油,庫里南百公里十五升油,三輪車完勝。
雖然這個對比有點夸張,但是祁同偉是用了此類技巧,不斷在部長會議里進行各項對比,比好的數據,那漢東還比不上江東這些優等生,這些成績不值得一提。
比差的數據,結合漢東自身該有的優勢地位,突出的平原地區,六朝古都,交通樞紐等等優勢,實在是不能再差了。
一次兩次的數據對比,領導們自己還沒感覺,但是祁同偉日積月累在幾個月內不斷進行這樣的對比,搞得部長們真的覺得漢東的治安情況已經差得無以復加了。
這就是潛移默化宣傳的力量,即使是一個中層管數據的干部,也能讓領導們對一個地區的印象徹底改觀,以實現祁同偉下派漢東省的目的。
當然,祁同偉實現了他的目的,成功下派到了漢東,卻在上層領導心里給漢東省留下了巨大的隱患。
因為部長們如果真的覺得漢東的情況差了,那他們會帶著數據去找核心領導層匯報情況,趙立春被叫去政務院批評了一頓,其實就源于這里。
壞印象一旦種下,尤其是漢東省發展和治安情況差,再加上祁同偉二人在省公安廳大鬧一通,讓上層領導確信漢東省存在排擠外來干部的情況。
于是這二者就結合起來了,得出來結論,漢東省省委班子存在問題,山頭主義嚴重,排擠外來干部,導致漢東省經濟發展速度不佳,治安狀況惡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