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話也不能開口說出來啊,男人為了全省扶貧的工作,為了貧困群眾奔波,任誰也說不出個不字,但這時候祁同偉也只能開口。
“我去和他們省委溝通一下,給他放個假。”
三姐卻搖了搖頭。
“這是他的夢想,自從他去了扶貧辦以后,他一直說自己做的事比以前二十年都有意義。
最近這幾天他正在愁地方挪用專項危房維修資金的事情,要是讓他放假,他以后會遺憾的。”
各家有各家難念的經,尤其是四十幾到五十幾的男人,正是事業最高峰的時期,也是父母老去的年紀,忠孝兩難全啊,祁同偉正感慨呢,突然回想到了剛剛聽到的一個點,地方挪用專項危房維修資金。
在漢東也存在這個情況嗎,漢東省的地方發展還是相對均衡的,就這也有挪用專項資金的情況,看來地方的財政已經開始出現危機了。
房地產經濟也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了,過去有賣地的錢,地方政府習慣了揮霍,房地產經濟到了平緩處,他們揮霍的習慣卻沒有改變,接下來就必然要大規模舉債繼續揮霍,如果日后他坐到了院里的主位,他該采取怎么樣的舉措去化解地方龐大的債務呢。
正在胡思亂想呢,醫生已經小跑著過來了,大廳里其他患者都老老實實排著隊,看著醫生過來這邊。
“邵女士是吧,保健室李醫生已經和我說過了,請這邊來。”
三姐姓邵,她找的醫生也不是她自己認識的熟人,而是讓祁同偉的保健醫生去找的人,也是有正規程序的,只不過祁同偉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二十幾年了,習慣了有秘書包辦一切,讓他自己來,還真想不起該找誰,早上小梁又被他趕去忙工作了。
幾人跟著這位醫生到了專門的區域快速做了檢查,祁同偉雖然還是沒派上什么大用場,但起碼參與感有了嘛。
......分割線
漢東省西北部某縣。
于小明正走在一條土路上往調研目的地走去。
“秘書,離地方還有多遠?”
于小明此時戴著一個漁夫帽,身上也沒穿什么西裝,而是簡單的便服,身旁沒有跟隨地方的干部,看樣子是學祁同偉的微服私訪啊。
“主任,差不多一公里,再往北走。”
周圍的環境和本市區的現代化格格不入,路邊的村里坐落著低矮的房屋,看這個樣式,是七八十年代流行的那種沒有地基的磚木結構房屋。
于小明走下土路,走到了小路上,看著路邊的房屋,門口還掛著竹竿曬著衣服,應該是有人居住的。
“過去看看。”
秘書和其他扶貧辦工作人員也習慣了領導的作風,霸道,專斷獨行,看問題一針見血,做事不留情面,都是于小明的標簽之一。
大部分都是學自祁同偉的,做了祁同偉幾年的駕駛員,看慣了祁同偉毫不顧及人情世故的樣子,學得也是有模有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