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飄香樓,沈蘭停下腳步,抬頭朝二樓看去。
剛才有道視線一直盯著她,絕非只是看見路人那么簡單。
靠窗的位置空無一人,藏得真快。
會是誰呢?
她在建州城才短短數日,總共也沒認識幾個人,按道理不應該引人注意才是。
看到藍萱兒已經跑遠,沈蘭放下疑心追了上去。
她離開后,一名戴著斗笠的男子從飄香樓出來,轉身進了一旁的小巷。
拐了幾道彎后,那人閃身進了一座不顯眼的舊宅。
屋里有三個人正在等他,那人小聲說:“打聽清楚了,蕭寂一行人明日辰時出發,官府派十名官兵護送。”
他們聽完齊齊看向盤腿坐著的年輕和尚。
“小師父,你也聽到了,你關心的人也會一路北上,再不啟程,就無法在約定時間抵達江州了。”
另外一人附和道:“是啊,我們若不趕在蕭寂之前辦好主上交代的事情,你知道后果的。”
了塵專心致志地將手里的珠子打磨好,然后與自己的佛珠串在一起。
他弄丟了一顆佛珠,只能用新珠子代替。
等將佛珠戴到脖子上,他起身說:“阿彌陀佛,貧僧先行上路,各位請便。”
他獨自走出去,留下三人面面相覷。
“這小和尚……有時候真想揍他一頓!”
“呸,說的跟你打得過他似的。”
“別廢話了,趕緊收拾好上路,免得誤了時機。”
“也不知道主上怎么想的,竟然讓我們全力配合一個和尚。”
“主上的命令也是你能質疑的?”
“是是是,我就隨口說說……”
傍晚,沈蘭吃過飯,萱兒搶著去洗碗。
她挑了幾樣點心包好,對萱兒說:“我出去一趟,你鎖好門。”
她去吳氏的墳前說了幾句話,然后拐去了法音寺。
這一次,她順利見到了方丈大師。
也許是埋在心里的事情太多太久了,她需要找個人傾訴。
方丈大師是一個合格的傾聽者,他既不問也不發表意見,就安靜地聽著,讓沈蘭以為他已經睡了。
“大師相信人有來世嗎?”
方丈大師睜眼,眼中盡是慈悲之色。
“施主不必執著,人生在世,短短幾十年,肆意方能快活。”
“哪怕是肆意殺人?”
“阿彌陀佛,殺人若是能給施主帶來快活,那便殺之。”
沈蘭第一次聽一個和尚說出這樣的話,不解地問:“大師也是這樣教導了塵的嗎?”
方丈大師搖搖頭:“他無需教導,他心中有自己的道。”
“若那條道是錯的呢?”
“道沒有對錯之分,有的只是審判這條道的法則而已,違背法則便要承擔后果。”
“我明白了,大師看事透徹。”
“非也,老衲只是事不關己而已。”
方丈大師從一旁拿了一枚平安符遞給沈蘭,“這平安符在佛前開過光,施主拿去吧。”
沈蘭雙手接下,“多謝大師,沈蘭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