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家人一出現,太子黨便有了主心骨。
大家三言兩語要給林妙娘定罪,坐實她設局誣陷太子。
“死無對證,如今林婕妤身死,當時具體是什么情況只有皇上一人看到了,也許當時林婕妤正是想讓皇上看到這一幕。”
“皇上,太子沒有殺林婕妤的動機,他為何要在后宮殺人?”
太子有人撐腰了,瞬間腰桿也挺直起來。
他大聲辯駁:“父皇,兒臣與林婕妤無冤無仇,犯不著殺她,反倒是她想報仇,處處與兒臣為敵,您還記得上回謝昭儀的事情嗎?一定也是她陷害兒臣!”
不提那件事還好,一提,皇帝的心更硬了。
這個兒子,胃口大,野心大,真是將皇宮當他自己的了嗎?
“朕有眼睛,有耳朵,你說過的話,做過的事無人可以污蔑你,你以為聯合朝臣自辯,朕就應該饒恕你?”
“父皇,兒臣沒有殺人!”
“好了,不提此事。”皇帝看向佟尚書,問:“你剛才說,林婕妤是古里鎮人,可有證據?”
“臣查到了當初拐賣她的人牙子,她六歲時被拐賣到潭州,幾經轉手,最后被萬花樓的老鴇買下,從小苦練舞蹈,才有了今日的林婕妤。
那人牙子說,他是從一路過的小商販手中買下林婕妤的,那商販說是他閨女,生意失敗,才要賣女還債。
但是臣找到了那商販,從他口中得知,林婕妤是他在青木縣附近的路上騙來的。”
“那也證明不了她是古里鎮人。”
“有的,那商販說,當時小姑娘一直囔著要回家,她的家住址就是古里鎮西塘街的林家,青木縣當年的戶籍冊子也能找到同名同姓之人。”
趙愷之見時機大好,站出來說:“皇上,臣以為,應該好好查一查沈蘭,此女本領詭異,一個孤女,十一年時間能回到汴京報仇,她是怎么查到那些證據的?是否有高人在背后指點?”
佟尚書附和道:“趙大人此言有理,也許有人故意將沈蘭引入汴京,告知她仇家身份,再聯合林婕妤陷害太子,只為爭奪儲君之位。”
佟尚書在進宮前就被父親叮囑過了。
進宮后無論皇上如何說,都一定要將這案子引入奪嫡之爭中,只有這樣才能保住太子。
皇上也許開始忌憚太子了,但他一定更痛恨其他皇子為爭奪皇位互相殘殺。
有位大臣小聲說了句:“那沈蘭不是跟著小蕭大人回京的嗎?聽說也是小蕭大人在建州任職時挖掘到的驗尸人才。”
“小蕭大人不至于吧,他與太子無仇無怨的。”
蕭寂此時不在場,但蕭老爺在。
他聽著四周有心人對兒子的詆毀,逐漸演變為對蕭家的猜忌,暗道不好。
很顯然,太子一脈開始轉移視線了。
他這時候既不好反駁也不好自證,反而會陷入他們的奸計中。
還是袁大人看不下去,忍不住為沈蘭說了句話。
“那小姑娘小小年紀,如此能干,本事不俗,豈是一般女子能比的?
她身負血海深仇,從小只能靠自己,她吃過的苦是你們能了解的嗎?
你們一個個站著說話不腰疼,若是你們的父母親人被人殘害,難道不想報仇?
至于你們說她被有人心人利用陷害太子,請問,她為何認為太子是她仇人?”
大臣們被問得啞口無言。
袁大人可不慣著他們。
“林婕妤寧愿死也要誣陷太子,不更足以說明太子其身不正,有失仁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