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安縣內其實不是沒有糧食。
只是所有的糧商和大戶人家們都商量好了,把糧食囤積起來,待價而沽。
也是因為這樣,糧食一漲再漲。
可這樣太慢了。
蘇譽干脆幫他們一把。
短短兩天時間,他就把價格再往上炒高了好幾個檔次。
這下子,不止那些糧商,就算是民間的散戶都坐不住了。
糧商囤糧,他們可不收糧。
畢竟現在糧食這么貴,就是他們自個兒炒起來的。
他們手中又不缺糧食,怎么可能還會額外去收那些散戶手中一斗兩斗的糧食?
可蘇譽不同。
他直接向城中所有人,公開收糧。
甚至價格一提再提。
等到明日他把價格一降,屆時不少準備賣一點余糧賺錢的人肯定會坐不住。
屆時賣糧的人,就會變多。
一旦缺口被打開后,后續的價格只會越降越低。
若是短時間內還達不到想要的效果,蘇譽還可以在降價的中間小小漲價一波,給市場營造一種他還會繼續漲價的假象。
但最后大家會發現,價格還是會持續跌。
這其實跟蘇譽前世玩過的一種金融工具有點像。
拉高價吸籌后,吸引散戶入盤。
等到吸引得差不多了,便開始割韭菜。
這些被割的韭菜們,舍不得割肉,便只能看著價格越來越低。
若是在中間有一小波反彈,那自然又能吸引一大批觀望人群進場。
當然,原理不盡相同。
而且蘇譽如今是空手做莊。
不過好在他有大把的銀子,還有可靠的后臺能隨他操作。
遲早能通過這些手段,累積到一批糧食,成為真正的莊家。
顧長樂沒學過這些經濟手段,也沒觸碰過這些。
但在知道了蘇譽這兩天的做法后,很快就猜到了蘇譽具體的手段。
不得不說,她這腦袋是相當聰明了。
所以顧長樂才會說蘇譽這一招狠。
因為他這一招,狠狠拿捏了城內所有人的心思。
大家的心思都會隨著蘇譽每次更新的收購價格而上上下下,遲早會乖乖跟著蘇譽設定好的步驟去走。
“一百文收十斗,九十文收二十斗,七十文收一百斗,估計最后會到二三十文就能收到一千斗。”
“等收到一千斗后,我再把手中的糧食放出去一部分,屆時城中的糧價就徹底崩盤。”
“這樣算下來,咱們絕對不會虧什么錢。”
蘇譽一邊說,李三郎在一旁捧著賬本,翻到新的一頁去快速算起來。
先前跟著蘇譽到戶部查賬時,他便已經學會了改進后的九九乘法表。
如今這些簡單的算數,他早已經能熟練處理。
算出來后,李三郎驚訝道:“等姑爺放糧后,城中糧價下跌到一定的地步,若是再購置一部分糧食,咱們居然還能盈利!”
蘇譽笑了笑:“不錯,算得挺快。”
得到贊揚,李三郎喜滋滋地拍著胸脯說:“姑爺放心,我會全按照你說的步驟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