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楩率領著他的隊伍,浩浩蕩蕩地踏上了歸程之路,目標直指云南。經過一系列精心策劃與巧妙布局,他們成功將徐輝祖所統領的四十萬雄師調離至長江之北,并巧妙地將原本封堵住通往云南各條隘口的顧成麾下那十萬貴州衛軍調遣到了身后清水河的彼岸。如此一來,前方道路已然暢通無阻,再也無人能夠阻攔他們歸家的堅定腳步。
此時此刻,岷海衛的將士們個個喜笑顏開,心中充滿了喜悅之情。畢竟,長期在外征戰,歷經無數艱難險阻,如今終于能夠踏上歸途,回到那個溫暖的家,這種感覺對每一個人而言都無疑是最為幸福、最為令人期待之事。
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戰役他們不僅毫發無損地突破了重圍,更是在那位智謀過人的岷王英明指揮以及身先士卒的帶領之下,締造了一項驚人的歷史紀錄——即在面對四五十萬強敵重重圍困之際,竟然能夠實現全員安然無恙、全身而退!這樣的輝煌戰績堪稱傳奇,足以讓世人驚嘆不已。
袁成騎在一匹高大威猛的駿馬之上,與朱楩并肩而行。他面帶感慨之色,長嘆一聲說道:“終于可以回家了!想我離家之時,你們嫂子尚懷著身孕,如今孩子恐怕都已經會開口叫娘了吧,可卻從未見過他爹爹我的模樣。”言語之中,流露出對家人深深的思念和愧疚之情。
朱楩聽后亦是心生感觸,他深知袁成自其嫂子身懷六甲之際便隨自己出征安南,而后一直在安南駐守待命,始終未曾歸家探望過親人。
想到此處,朱楩滿懷歉意地說道:“舅哥,此次確實辛苦你了。待回到家中,我定會與巧兒一同給嫂嫂賠罪致歉。日后,必定讓你安心在家中多多陪伴嫂子和侄子。”
說完,朱楩轉過頭來,目光依次落在了解子綸和袁靈兒身上,繼續說道:“還有二姐和二姐夫,清清正值需要父母悉心陪伴的年歲,然而卻因我之故,還讓你們跟著我歷經如此眾多的艱險。”
袁成聞聽此言,連忙擺了擺手,笑著回應道:“殿下,你這話可就見外了。咱們本就是一家人,何談這些客氣之言?我不過是有感而發罷了,瞧瞧我和二姐皆已為人父母,膝下兒女承歡,不知您和巧兒何時才能為我們添上一位小殿下呀?”說著,他臉上浮現出一抹調侃的笑容。
袁靈兒滿臉笑容地附和道:“就是就是,清清啊,她可是一直心心念念想要個小玩伴呢!如今就只有阿成家的孩子,實在是太少啦!殿下您和巧兒可得加把勁哦。”
聽到這話,袁巧兒的俏臉瞬間漲得通紅,如同熟透的蘋果一般。她騎在馬上,微微低下頭,羞澀得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而一旁的柳柳,則掩嘴偷笑,眼睛不時瞟向自家小姐那嬌羞可愛的模樣。
朱楩見狀,不禁哈哈大笑起來:“哈哈哈,這生孩子的事嘛,自然還是要聽從咱們家王妃的意思啦。不過我一定會全力配合的!”
此言一出,周圍的人們紛紛哄堂大笑起來。笑聲回蕩在空氣中,仿佛將這片天地都染上了一層歡快的色彩。
實際上,在當下所處的這個時代里,像這種大臣家的女兒嫁入皇室成為皇子妃后,無論是女方的父母長輩,還是娘家的親戚們,都會急切地催促著女子盡快為這位皇子誕下子嗣。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涉及到嫡庶之分。正妻所生之子被視為嫡長子,那是擁有王位繼承權的。
然而,歷史上因為主母未能生下嫡長子而庶長子得以扶正的例子屢見不鮮,就連當今天子也曾因種種機緣巧合從庶出轉為正統。所以,處于正妃家族來說,當然是希望自己家女兒能夠早日有嫡子誕生,以穩固其地位。
在古代封建禮教盛行,家族利益至上的觀念如同沉重的枷鎖,緊緊束縛著無數女子的命運。社會風氣的影響,使得許多古代女子的人生軌跡被早早地設定好了。
在那個年紀尚幼、心智還未完全成熟的階段,她們就不得不踏入婚姻的殿堂。本該是在父母膝下承歡、無憂無慮的年紀,卻被卷入了復雜的家族聯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