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臣面面相覷,誰也不敢輕易開口,此時練子寧卻毫不猶豫地站了出來,他一臉嚴肅地向皇帝進言道:“陛下,臣以為若不殺,實在難以令朝中眾人信服啊。”
“可他們如今都已經降燕了,朕如何殺得到啊?”朱允炆心中其實早就明白練子寧的意思,但他一直以來都以儒君的形象示人,即便是心中已經動了殺念,也不好直接說出口,只能將此事托付給這些忠誠的大臣們。
練子寧自然也深知皇帝的心思,于是他趕忙接過話頭說道:“陛下,這些叛臣如今雖然已經逃亡,但他們的家眷還留在京城。臣建議直接將這些叛臣的家眷逮捕入獄,然后擇日在城外將他們斬首示眾,以正國法,同時也能讓天下人都知道陛下的威嚴和公正。”
練子寧的話音剛落,原本安靜的朝堂上頓時像炸開了鍋一樣,議論紛紛。這可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啊!雖然此次叛逃的都是些武將,但這些武將的家眷中又有多少是與在場的文官們有過聯姻關系的呢?
就在這時,突然有一名大臣站了出來,他面色蒼白,聲音顫抖地說道:“陛下,萬萬不可呀!兩軍交戰,這些將軍投降燕王,想必也是迫不得已啊!況且古語有云,罪不及家人,陛下,還請您三思啊!”
朝堂之上,不少朝臣紛紛站出來附和,表示贊同。然而,坐在龍椅上的朱允炆卻始終保持沉默,他的目光如炬,靜靜地凝視著下方的群臣,仿佛在審視著他們的內心世界。
在這喧鬧的場景中,齊泰和黃子澄兩位并沒有站出來表態,他們只是冷靜地觀察著朱允炆的神色變化,試圖揣摩他的想法和意圖。
隨著時間的推移,朝堂上的吵鬧聲逐漸平息下來,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朱允炆身上。朱允炆緩緩掃視了一圈,最后將目光落在了下方那些不贊成殺叛臣家眷的官員身上。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絲輕蔑的笑容,輕聲說道:“都是忠臣呀,都是我建文一朝的忠臣呀!”
這句話如同一把利劍,刺破了朝堂上的沉默,讓在場的官員們都不禁心頭一緊。朱允炆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卻帶著一種無法忽視的威嚴和諷刺。
接著,朱允炆繼續說道:“你們到底是為了朕考慮,還是為了你們那互有通婚的兒女考慮呢?”這句話如同一道驚雷,在朝堂上炸響,讓眾官員們面面相覷,不知如何回答。
龍椅之下,一片漠然,沒有人敢輕易開口。朱允炆見狀,冷笑一聲,然后站起身來,準備離開朝堂。在他轉身的瞬間,他的聲音再次傳來:“這些叛臣若不懲治,朕再派五十萬乃至一百萬去,那豈不是都降了?既然眾位大人們怕成這樣,那朕也不會枉殺無辜,只殺叛臣直系血親,至于那些婚嫁的你們自行派人領回去。”
說完,朱允炆頭也不回地離開了朝堂,留下了一群驚愕的朝臣。過了好一會兒,眾朝臣才回過神來,紛紛跪地叩拜,高呼:“陛下圣明!吾皇萬歲!”
次日清晨,太陽剛剛升起,城門外的空地上已經擠滿了人。潘忠的老母、兒女以及那十幾名降將的親屬們,有的是孩子,有的是父母,他們都被五花大綁地押到了法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