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已經喬裝打扮的朱楩和袁巧兒,本應選擇這條最快且最省力的路線。這樣一來,他們就無需每日辛苦地騎馬趕路,而且誰能料到一個逃亡回封地的王爺,竟然會悄然無聲地折返京城呢?
然而,朱楩并沒有選擇水路,其中原因有二。其一,盡管他們已經喬裝改扮,但整體輪廓仍然相似,被識破的可能性依然很大。其二,朱楩也想趁機觀察一下朱允炆調兵遣將的情況。畢竟,這新集結的五十萬大軍是從全國各地調集而來的,能提前看看這些兵馬的情況對于后續應對也大有好處。
果不其然,當朱楩和袁巧兒沿著當時逃亡的路線前行時,他們再次經過了曲靖府,然后穿越貴陽府,一路北上抵達播州府。就在他們準備渡江前往重慶府的時候,眼前的景象讓他們大吃一驚。
只見江岸邊密密麻麻地停靠著無數艘大船,其中不少船只已經啟航,而兩岸則有大量的士兵正在排隊登船,場面異常壯觀。
朱楩和袁巧兒對視一眼,心中都明白這些士兵便是之前被他們來回遛的那四十萬大軍中的其中一部分,所以他們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決定繞開軍隊登船的靠江中心位置,來到了更靠邊一旁的普通渡船處。
這里的船只相對較少,也沒有那么多士兵。朱楩和袁巧兒四處張望,終于找到了一艘能夠馱運馬匹的大船。此時,船家正悠閑地在岸邊啃著饃,看到他們二人一身俠客裝扮,牽著馬匹,顯然是不差錢的主兒,立刻放下手中的饃,滿臉笑容地迎了上來。
“喲,兩位英雄,這是要渡江啊?我這船又快又穩,還能托馬,正適合兩位英雄呢!”船家熱情地招呼道。
朱楩見他如此殷勤,也不好多說什么,直接開口問道:“船家,你這一趟多少錢?”
“不貴不貴,一人一馬只收八十文。但是兩位英雄得等等,人齊了才能開船。”船家滿臉陪笑地說道。
朱楩嘴角微揚笑道:“船家,我這急著趕路呢,給你一兩銀子,現在就走,也夠你這一來一回的費用了,你看如何?”
船家一聽,眼睛頓時亮了起來,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了。一兩銀子啊,他這帶著一家人討生活,來來回回得干上半個月才能掙到呢,現在只需要跑這一趟就能拿到,這可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他連忙點頭哈腰地應道:“成成成,兩位稍等,我這就去解船繩。”
說罷,船家轉身快步走到岸邊,解開系在岸邊的船繩。然后,他還不忘對著在岸邊休息的兩個一看就是他兒子的小伙子高聲喊道:“嘿,你們倆還在那兒歇著呢,快別磨蹭了,趕緊給兩位英雄牽馬呀!”
那兩個小伙子聽到船家的呼喊,立刻三口兩口吞下手中的饃,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奔過來,動作迅速地牽起馬韁。
朱楩與袁巧兒見狀,相視一笑,然后不緊不慢地一前一后登上了船。他們走到船頭那相對寬敞、舒適的位置上,悠然自得地坐了下來,靜靜地等待著船家前來開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