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鄧肯在最后時刻丟失的籃板球,那記被高德抓住機會完成補扣的準絕殺!
無疑就是最好的證明!
賽后,圣安東尼奧媒體反復觀看了高德最后搶下前場籃板的比賽片段。
“這是一個很明顯推人的動作,聯盟應該取消開拓者最后的兩分!”
“這并不是蒂姆的鍋,中國狀元在已經失去有利位置的情況下,動手推開了他……”
“不公平!我們要求調查這場比賽的當值裁判,近期個人賬戶的交易往來!”
“……”
馬刺與開拓者的g3戰結束后,高德“準絕殺補扣”的新聞沖上各大體育門戶網站的頭條。
與此同時,有關他推人犯規,搶下關鍵籃板的相關新聞也被媒體炒熱。
引發大量球迷和專家的討論。
當晚現場觀賽的開拓者名宿,老薩博尼斯表示:
“這并不屬于籃球規則里,廣義上的犯規。畢竟,競技體育不可避免的就是身體接觸,你們不能因此放大了場上某個球員的動作尺度……”
與他同框出現的“紅色巨人”,比爾沃頓也在接受采訪時說道:
“……如果(高)這種力度的動作都能被稱之為犯規,那么當年總決賽上邁克爾-喬丹晃倒”布萊恩(拉塞爾)的那一球,豈不是更有犯規嫌疑?”
沃頓這一出“圍喬救高”,瞬間將媒體和球迷的注意力轉移。
他們轉而聯系,并深究起了98年總決賽喬丹在爵士主場的絕殺一投,是否也有推人嫌疑!
很快,一些ip在猶他州的球迷就在網上,上傳了一段喬丹晃倒拉塞爾的細節分析視頻。
引起了很長一段時間,公牛球迷與爵士球迷之間的罵戰。
在這個新聞媒體逐漸趨向娛樂化的大時代,人們往往關心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其所代表的指向性和娛樂性。
但無論外界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馬刺1:2落后開拓者的大比分,已是不可更改!
“從馬刺與開拓者這三場系列賽看來,兩隊球員的精神面貌完全是天壤之別!”
巴克利分析的頭頭是道——
“我們可以看到,開拓者這邊幾乎每個上場的球員都很積極,無論是拼搶籃板,還是防守積極性,都無可挑剔……”
“盡管衛冕冠軍(馬刺)做得已經夠好,但依然難以在比賽中占得上風,反而讓開拓者越打越出色。”
“在高德的帶領下,每個開拓者球員都在這輪系列賽,打出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這番言論迅速引起了球迷的“共鳴”。
他們也發現了類似的情況。
開拓者隊總是一打馬刺就來勁,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扎克-蘭多夫本賽季場均18.7分8.5籃板3.2助攻。
但他常規賽對陣馬刺場均可以得到22.5分10.3籃板2.5助攻1蓋帽。
當然了,你如果覺得波特蘭奧尼爾常規賽出勤率不足五六成,不能作為典型案例的話。
那么包括高德在內的大部分開拓者球員,對陣馬刺時的數據和個人表現,都比打其他球隊時還要出色……
這又如何解釋?
所以,這也引發出了一系列關于“開拓者是故意挑選馬刺作為首輪對手”的陰謀論猜想。
麥克米蘭:是的,你們就這么猜,都是我在幕后安排這一切的。
波波維奇:我!
當高德在g3戰后的首個訓練日被提及這個話題時,他的回答坦率的讓人猝不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