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88!
渾身濕透了的高德叉著腰,站在場邊,望著瘋狂擁抱慶祝的隊友,和頭頂上血紅的一行數字。
這一刻,他屬實有些蚌埠住了。
贏了,艱難的勝利!
大比分變成了2:1。
可特么這過程也太艱辛了……
主場作戰的開拓者,一上來就被小牛打了個21:7,之后的三節比賽,幾乎都在瘋狂追分,以及激烈身體對抗的防守當中。
一直到比賽結束前最后27秒,他們還落后一分。
憑借高德與埃利斯關鍵時刻的空接配合,開拓者艱難反超比分。
而這也是這輪系列賽,小牛隊唯一一場單場得分在100分以下的比賽。
“絕殺了……可這感覺咋還不如直接3:0呢?”
高德撓撓頭,心底五味雜陳。
與小牛這三場系列賽打下來,總結就是兩個字——
憋屈!
太他娘的憋屈了!
小將軍艾弗里一看首輪鄧肯給高德防的那么慘,場均命中率剛過40%。
兩隊打出了一輪堪稱慘烈的系列賽防守大戰。
一反常態的將常規賽對位高德有奇效的97年榜眼,基斯范霍恩拿下首發,讓身高僅有2.01m的約什-霍華德出任四號位。
沒錯,和原歷史讓德薩蓋納-迪奧普頂上首發五號位對位鄧肯不同。
小將軍艾弗里主打一個場上沒有準確的“中鋒位置”,兩米一三內線身高、外線打法的諾維茨基錯位可以打任何一個位置,就是不對上高德……
參考這兩年席卷聯盟的太陽跑轟戰術,艾弗里干脆利落的放棄,或者說揚長避短,選擇用鋒線身材的球員頂四號位。
無限提速+空間拉扯!
霍華德、特里、哈里斯、斯塔克豪斯等跑跳出眾的外線,成了決定勝負的主要推手。
跑轟的核心要義被艾弗里掌握的明明白白。
極致的半場空間,加上高速的攻防轉換,直接將高德聯盟top級別的協防威脅廢了大半……
開拓者外線是有帕特森、阿泰這種最佳防陣級別的外線大閘不錯。
但人小牛壓根不給你一對一的機會,保護籃板后的下快攻成了小牛隊拉開分差的主要手段。
諾維茨基在前三場的場均得分只有20.3分,和首輪打灰熊的場均31.3分有著天壤之別……
你以為是開拓者針對德國戰車布置的防守戰術有多出色?
還是高德在為數不多的防守對位中,成功限制了他的得分效率?
不,都不是。
事實是小牛完全不需要諾維茨基在前三節發力,就能輕松領先開拓者兩位數。
最后的決勝時刻,一如g3的最后一分鐘,諾維茨基連得四分帶隊再次領先——
這才是他需要做的!
但僅僅是一場罷了,系列賽前兩場在達拉斯,比賽剛打到第四節開拓者就崩了,壓根沒有給小牛打加時和絕殺的機會。
與小牛的g3戰后,聯盟公布了年度最佳防守球員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