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派與靈寶、天師道共為正一嫡傳。此派奉元始天尊為尊,專研長生久視之道,自古便是道門翹楚。
其祖庭茅山之神圣,實非俗世所傳那般淺薄,乃真真正正的洞天福地,世間難有與之比肩者。
此時的玄誠道長哪還有往日垂垂老態?白發轉烏,皺紋盡消,舉手投足間清氣流轉,儼然已是得道高人氣象。
“慚愧。“玄誠捋須輕笑,“都是我那師侄的造化,老道不過沾了些許福澤。“
龍虎山張天師忽然傾身:“玄誠道兄,這處福地“他環視四周巍峨群山,聲音不自覺地壓低,“當真是令師侄親手開辟?“
在座眾人都不由屏息。這方天地法則圓滿,靈氣充沛得不似末法時代,更驚人的是那一草一木間流轉的道韻,怎么看都像是上古大能手筆。
玄誠露出無奈笑容:“說來諸位可能不信,老道這個師侄“他頓了頓,“一直是由他的師父帶的,老道實在不了解。“
見眾人神色變幻,他又補充:“具體情形,還是等他來了再說吧。“
一眾老道暗自腹誹:這老狐貍!分明是不愿透露半分。
就在這時,天邊忽然傳來清越鶴鳴。三只通體雪白的仙鶴拉著一架玉輦破云而來,輦上端坐的正是林羽,身旁站著葉凡與龐博。
仙鶴振翅間,祥云繚繞,瑞氣千條。玉輦落地,不染纖塵,林羽踏步而下,周身星輝流轉,仙姿出塵。
“在下茅山林清玄,奉掌教祖師之命前來拜訪道友。”一位身著青色道袍的中年道士率先起身,執道家禮數,恭敬說道。
“龍虎山張宗、靈寶派呂昌,見過林道友。”其他兩人紛紛行禮。
林羽目光掃過眾人,神色淡然:“諸位免禮,請坐吧。”
今日道家各派幾乎盡數到場,雖說他們這些修行界與玉皇觀素無往來,但終究同出一源,這點香火情分還是有的。
至于其他勢力,此刻想必還在暗中觀望。
林羽目光掃過在場諸位名宿,暗自頷首。末法之世靈氣衰微,他們能修至如此境界,足見根骨不凡。
若是生在北斗,未來至少都能成為教主大能。眼前這些人,已然可以代表地球上的道家了。
論及道家源流,當溯至上古洪荒。
先秦老莊雖集其大成,然道之真義,實則亙古長存。
黃帝問道廣成,老子著經傳世,遂使黃老之學顯揚天下,典籍浩如煙海,奧義無窮。后世尊黃帝、老子為道門始祖,實乃飲水思源之舉。
然道家雖源遠流長,其真正形成教派建制,卻始于天師道興起。龍虎山祖庭確立,乃道教組織化之重要標志。
此后數千載,道脈分化,百家爭鳴,或依附,或對立,始終未能一統。
縱觀道門興衰,雖支流繁多,終歸兩大主流:北地全真,主修內丹性命;南方正一,專擅符箓齋醮。
其中正一教承天師道衣缽,更融匯靈寶、上清二派精華,執道門牛耳。
昔年三派各有所尊:天師道奉老子,靈寶派敬靈寶天尊,上清派祀元始天尊。后世“三清“尊位,正由此演化而來。
林羽身懷《道經》《道德經》等傳承,淵源深厚,對道門中人自有一份親切。
“林道友,您域外歸來的事跡已傳得沸沸揚揚。不僅攜同道破空回返,還帶回域外修士,如今西方勢力虎視眈眈,師門特命我等提醒,務必多加小心!“
林清玄等人皆目光關切,這番話語確是道門上下的肺腑之言。畢竟域外訊息向來引人遐想,不少人盼著能離開地球這個末法之地。
林羽等人現身多日,相關傳聞愈演愈烈。末法時代的地球修士對域外之事本就好奇,東土門派秉持香火情分,尚愿以禮相待。
但西方勢力向來輕視東土,即便探得情報,恐怕也會當作無稽之談,林羽的崛起遠超常理,本就難以令其信服。
“無需戒備,因為人已經來了。”
林羽廣袖輕拂,虛空中頓時顯化一面澄澈水鏡,映照出遠方異象。
黑霧洶涌,陣陣鐵鏈聲響傳來,似有人自地獄中走出,金屬鐵器的磨蹭聲森寒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