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遲遲,玉京城才剛剛轉暖,而南海海域之中,早已碧波蕩漾、暖風拂面。
一支巨大的艦隊,在海面上破浪而行,三艘云蒙巨艦先鋒,九艘五牙大艦列陣如戟,旌旗獵獵。
無形氣場凝聚于艦頂,翻涌不息,煞氣十足。
不過,這艘艦隊打的卻不是靖海軍的旗號,而是一個玉字。
林羽身著銀鯊甲,外披玄色長袍,頭戴赤金冠,獨立船頭,身姿挺拔。
他的神魂念頭已達五次雷劫境界,遠超當下的武道與練氣修為,因此決意將修行重心傾斜于此二道,全力鉆研突破。
練氣之道,始于煉臟,貫通九竅,吐納天地元氣。
待洗髓大成,便能御風滑翔;進而氣入泥丸宮,與神魂交融,靈性暴漲,形成精神領域,撬動天地元氣,實現肉身飛騰,此境堪比武圣。
此后開辟周天穴竅、貫通經脈,雖能施展法術,卻僅是量變。
穴竅愈多,真氣愈雄渾;經脈通暢,反應更敏銳,手段更豐富。
但練氣之道前路何在,林羽仍在思索探尋。
人身之力有窮,天地之力無盡,神魂道術需要渡雷劫,汲取天地意志蛻變,人仙武道需要開辟穴竅,與天星相連,壯大肉體神靈。
因此先天真氣欲要蛻變,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應該沒錯。
林羽初步想法是吸納天罡地煞之氣,以乾天之輕靈與地煞之眾濁,改變真氣性質。
此法效果如何,甚至能不能做到最終的三寶合一,尚未可知。
前路難測,唯有走一步看一步,若能修成“未來之主”,推演一番倒也好;若尋得愿做嘗試的“小白鼠”,先行驗證,更是穩妥。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林羽手握一卷書籍,輕聲默念著。
儒門修身之道,講究“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比之道家“守中”之境更勝一籌。
可惜今人讀書,或為功名,或求長生卻誤入歧途,不知圣賢典籍中自有修身至理。
當然,儒門重道輕術,雖能“內圣外王”,卻無濟世之術;道門精術疏道,如無根浮萍。
正如武者,空有蠻力而無技巧,或只學招式不練根基,皆難成大器。
道為根本,術為手段。道術二者,猶如車之兩輪,缺一不可。
圣賢之道需佐以濟世之術,修真之術當輔以立身之道。唯有道術雙修,方能知行合一,成就真我。
修行之路前途莫測,雖然他自負擁有《神象鎮獄勁》,未來不可限量,同樣不能因此而小看天下經典。
正如楊奇走到最后,舍棄諸神印記一般。有朝一日,林羽也會舍棄《神象鎮獄勁》,走上一條自我的道途。
“得魚忘筌,得兔忘蹄。”
雖然這可能是無窮歲月以后的事,現在也要未雨綢繆。
……
“王爺,前面很快就接近莽荒之地了。”血刀前來稟報。
“嗯,小心戒備,謹防敵人的襲擊。”林羽吩咐下去。
莽荒之地,位于南海里海域之中,不僅妖獸橫行,還有昔年巫鬼道的邪教蠱惑土著,危險重重。
更重要的是當前大禪寺至寶,乾坤布袋,也被一百零八菩薩之一的精忍和尚偷帶過去。
乾坤布袋之中,自成天地,一個小小的布袋,能裝得下無數的東西。
里面積蓄千年的金銀財寶,無數神兵利器,若是能拿回,鎮壓國庫,足赦免天下錢糧十年。
民間相傳,千年前大恒朝開國之際,二十萬大軍糧草告急。
大禪寺遣人攜乾坤布袋相助,袋中源源不斷的糧草,竟供二十萬大軍飽食長達半年之久,其神奇之處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