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恩怨分明,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刁逵的心思全在王謐和玉如意上,壓根兒就沒將兄弟二人放在眼中,更沒有聽出這句話的言外之意,甩了甩手,“哼,下一次,便沒這等好事。”
王謐揮了揮手,水榭后的家奴上前,幫忙攙扶劉裕。
刁逵跟在王謐身后,一直送出刁府,路上不停說著奉承的話。
王謐有一句沒一句的回著。
這種場合,劉道規原本有很多感激王謐的話,都說不出口。
走出刁府,刁逵還殷勤扶王謐上了牛車。
劉懷肅、孟龍符、劉遵等人上前,扶著劉裕跟在牛車之后,走出很遠,劉道規才道:“在下與王公素未謀面,不知王公何以助我?”
牛蹄在青石板上吧嗒作響。
車轍吱呀吱呀的響著。
王謐正襟危坐,臉上沒半點方才的懶散之色,“卿兄弟當為一代英雄。”
黃昏日落,斜影小巷,牛車駛過,滿地金黃。
劉道規一時說不出話來,心中波濤洶涌,如果這話從別人嘴中說出,自然是阿諛奉承的廢話,但王謐是誰?丞相王導之孫,瑯琊王氏……
以瑯琊王氏的地位和權勢,根本用不上巴結落魄的劉家。
甚至現在最初風頭的劉牢之在他面前也要畢恭畢敬。
魏晉盛行玄學,識人術亦是顯學。
當年桓溫領兵萬余攻打成漢,朝野上下皆以為不可,唯江夏相袁喬、侍中劉惔認為此戰必勝,后來桓溫果然滅亡成漢。
桓溫掌權后,評價謝玄和王珣:“謝掾年四十,必擁旄杖節。王掾當作黑頭公。皆未易才也!”
后謝玄果然擁旄杖節,主持北伐,收復河山,王珣年不及四十,已為宰輔重臣,深得皇帝倚重。
“王公說笑了……”劉道規沒有得意忘形,這些話聽一聽也就罷了。
“那便姑且當某說笑了。”王謐伸了個懶腰,又斜躺回牛車,“朝廷有重新重用北府軍之意,天師道眾尾大不掉,你兄弟二人出身彭城劉氏,勇力過人,在軍中廣有人望,當早些從軍,為國效力。”
“多謝王公指點!”
這幾句話中包含的信息非常多。
其一,可以確認朝廷這次是真的要重用北府軍,以往謝玄被調回京口,朝廷也幾次傳出要重用北府軍,但都只是空穴來風,如今從口中說出,基本可以確定了。
其二,朝廷重用北府軍,除了內斗,也是為了防備天師道作亂。
這年頭能爬上朝堂上的人,可以懷疑他們的氣節和能力,但絕對不能懷疑他們的智力和眼界。
胡人的威脅遠在天邊,但天師道的威脅是在他們眼皮子底下的會稽郡。
皇帝和司馬道子也許看不見,但朝堂上總有人看出一些端倪。
“早些回去修養,日后遇上麻煩,可派人來建康烏衣巷王府知會一聲。”王謐幾乎沒有高門子弟的囂張跋扈。
要知道,與寒門結交會拉低他的評價。
轉過巷口,牛車吧嗒吧嗒,向西行去,悠閑而愜意。
或許這才是真正的名士,劉道規目送許久,方才與眾人一起返回外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