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上的事實在太復雜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和意圖。
劉道規思來想去,暗忖大概是袁氏渡江后,一直就是次等士族的原因,在江東一直不上不下。
十幾年前袁真叛亂,對袁氏一族打擊甚大,門第也跟滑落了。
而荀氏與桓氏都曾獨領風騷,不接地氣的時間太長了,門內子弟一身的驕奢倨傲之氣……
出了門,周錚已被解開了束縛。
“多謝劉參軍!”
周錚這個名字沒叫錯,鐵骨錚錚的漢子,拒絕了劉遵的攙扶,顫顫巍巍的站著。
劉道規于心不忍,“若非我連累,你也不會遭受此難。”
周錚搖頭,“屬下一向不受桓承之待見,沒有借衣糧之事,遲早也會有這一天,挨了打反而能清凈些時日。”
劉道規一陣無語。
征虜將軍府中寒門的日子都不好過,只要不依附桓家,不愿意當狗,便是打壓排擠的對象。
“參軍務必當心,桓承之睚眥必報……已將此事……記在心上……”
周錚反過來提醒劉道規。
“他敢!”劉遵哼了一聲。
不是敢不敢的問題,而是明刀易躲暗箭難防,桓承之只要給桓弘進幾句讒言,麻煩一定少不了。
“多謝!”劉道規拱手一禮。
對壯大自身勢力的渴望更迫切了,
一只螞蟻,別人隨意一腳都踩死了,但如果是一只刺猬,別人就要掂量掂量了。
只要勢力夠大,哪怕桓弘要對付自己,至少有自保的能力。
在官道上混,一定要給自己留條后路……
現在看來,蘭陵便是最好的后路,亂是亂了點,但不用在廣陵泥潭里面掙扎來掙扎去的,很多事情能用刀子解決,剛好能發揮彭城劉氏的長處……
劉道規原準備送周錚回營,周錚連忙推脫,“若被桓承之的人看到,又是一番波折,今日救命之恩,在下銘記于心!”
“周兄言重了,我等都是寒門,當互相照應。”
“有參軍這句話便成!”周錚頭也不回的去了,身體挺的筆直……
“是條好漢!”劉遵贊不絕口。
能入他眼的人不多。
周錚能在前部混到曲長,個人能力絕對出眾。
兩人都望著他的背影,生怕一不留心他就倒下了。
不過他就這硬挺挺的走了,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
“阿規,廣之、黑羆回來了。”
劉鎮一路小跑,尋了過來。
他年紀雖小,卻是眾人叔父一輩的……
“這么快!”劉道規心中一喜,精銳果然是精銳。
有了田,便能長出糧食,有了糧食,便能養活部曲,有部曲便能打造塢堡,從寒門變成地方上的豪強。
折騰了這么久,終于邁出實質性的一步,實屬來之不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