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眷們連內臟、魚骨、魚頭、魚尾都沒放過,全拿回去熬油煮湯。
劉道規吃了一塊烤魚,沾了些鹽,焦香軟彈,也不知道是什么魚,感覺比烤羊肉更可口一些,再來上一碗魚湯,身心俱暖。
還有各種海貝,直接放在火上烤,異常鮮美。
幾個孩子光著腳丫,怯生生的站在遠處,目光被劉道規手中的魚肉吸引,不停的擦口水。
“去去去,魚肉不是你們吃的。”李大目揮手。
為了生存,糧食優先供應男丁,孩子和女人只能吃些殘羹冷炙。
劉道規招手,讓那幾個孩子過來,為他們每人割了一大片烤魚。
“有魚肉吃嘍,劉參軍給我們魚吃嘍。”
孩子們蹦蹦跳跳,歡歡喜喜,比過年還熱鬧。
左部和后部的士卒一個個的過來跟劉道規打招呼,“若非劉參軍,我等當真走投無路。”
二十五六個漢子赤著上身,提著刀過來,二話不說,在自己的手臂上割了一刀,血流如注。
“從今往后,參軍便是我等主公,生死不棄,若違此誓,死無葬身之地!”
劉道規一驚,“何必如此?”
“朝廷從來不管我們的死活,只有劉參軍把我們當人看!”
都是一群耿直廝殺漢子,講究一個將心比心,你怎么對他就怎么對你。
趙倫之正色道:“這些都是上過戰場的血性漢子,也是京口之人,既然立誓,阿規不必見外。”
“諸位不必多言,今后我等便是生死與共的手足,刀山火海一起闖,干了。”
沒有酒,劉道規只能舉起一碗魚湯,一飲而盡。
為了解決他們的吃喝,背負了巨額的債務,總算沒有白費,在軍中打下了根基,支起了自己的勢力。
“干了!”二十多個漢子舉起手中魚湯。
“干了!”幾百只手同時舉起,所有人眼神中蒙著一層光。
比起在軍府中的爾虞我詐,劉道規更喜歡與他們待在一起,沒有那么多顧忌,也不用那么累。
“嚯嚯嚯——”
吃飽喝足,世俗們圍著篝火,轉著圈兒,跳著舞。
步伐站位皆依軍陣,前進后退,頗有章法,雖然模樣滑稽了些,但每個動作充滿了力量感,仿佛不是跳舞,而是在戰陣中廝殺……
《左傳》中記載:武王伐紂,巴師勇猛,前戈后舞。
漢高祖劉邦,在軍中推廣巴渝舞,沖鋒陷陣之時,士兵們銳氣十足。
兩漢魏晉不僅女人跳舞,士人也流行“以舞相屬”。
劉道規從沒有感受過這種氛圍,起身加入其中,跟著眾人的節奏一起舞動。
一場舞跳下來,頓時明悟,這分明是戰陣之術。
難怪北府軍在戰場如此勇猛。
士卒們大快朵頤,興致越發高漲,拔出環首刀,抄起木盾,圍著篝火對舞起來。
連孩童都在捉對角抵,你來我往,有模有樣,咿咿呀呀的大吼,小臉兒通紅。
劉道規一直覺得華夏武德昌盛,胡人之所以能占據北方大片土地,是因為司馬家的八王之亂,讓華夏元氣大傷。
在軍府這幾個月明顯能感覺到,官府爾虞我詐,暮氣沉沉,士族高門既鄙夷胡人,又懼怕他們。
但下面的士卒卻無所畏懼……
古代昆布,不是現在的海帶,有些區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