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點頭,曹家子弟都動員起來,挨家挨戶的敲門。
“賊人來襲,參軍說了,只要愿意出戰,每人五升糧食,一顆賊頭再換三升。”
“去不去看你們自己。”
“過了這村可就沒有這店了,以后再想發財,就沒有這等好機會。”
大多數曹家部眾還是認同劉道規的,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城池都被攻破了,別說錢糧,他們的父母妻兒也難以保全。
“什么,還有這等好事?”
“快快快,老大老二把菜刀和斧頭帶上,咱家還有一副弓箭,都帶上……”
劉道規的三道軍令,仿佛三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立即掀起了巨浪。
慫的只是曹家父子,而不是氶城百姓和曹家部眾。
淮河兩岸一直都是戰爭的前沿,殺來殺去。民風極其彪悍。
一個賊頭換三升糧食,加上出戰的五升糧食,若是運氣好些,多殺幾個,就是一兩月的口糧,這種好事天下罕有。
城中百姓的熱情立即被調動起來。
對糧食的渴望遠遠超過了對賊人的恐懼。
事實上,劉道規也不是一時興起,而是借鑒武悼天王冉閔,他的一道殺胡令,黃河兩岸殺聲震天,無日不殺,無月不戰,幾百萬胡人尸山血海……
如今形勢相差無幾,賊人們大軍壓境,如果不反抗,就要任賊人宰割。
這年頭的人最不缺的就是血性,缺的只是一個率領他們的人。
所以祖逖只憑一百多部曲,就能在北方殺出一片天地。
從根本上來說,這一戰不是為劉道規打的,而是為了他們免遭屠戮,一旦城破,賊軍絕不會放過他們……
短兩個時辰,城中就聚集起了三四千青壯。
也不知道從哪里竄出來這么多人,既有白發飄飄的老叟,也有提著柴刀的壯婦,還有拖著鼻涕的半大孩子。
聚在沉悶樓下吵吵嚷嚷,“糧呢?糧食呢?”
直到曹家部眾運來一車車的糧食,眾人才安靜下來,兩眼冒光的望著糧食。
劉道規的部曲們跟著劉遵,在城頭上大喊:“大風起兮云飛揚,安得猛士兮走四方。賊寇任何時候都要剿,不剿不行,想想你們的父母妻兒……”
喊的倒是激情萬丈,但但下面的人兩眼只盯著糧食,根本就沒人聽上面在說什么。
劉道規苦笑一聲,制止了劉遵的表演,讓曹家子弟分糧。
“分糧嘍!”
城樓下熱鬧非凡,歡天喜地。
同時也一片烏煙瘴氣。
這種場合也有人能打起來,還是曹霽親自帶人下去,才制止了各種亂象……
分到糧食之后,人群又開始叫嚷起來,菜刀、斧頭砸的砰砰作響,“賊人呢?快讓賊人過來受死。”
“他娘的,五千多人就想攻打氶城,真真不把我們放在眼里。”
“一顆賊頭換三升糧,十顆人頭不就有三石?兄弟們加把勁兒,一個都不要放過。”
“早就該如此了,當年北伐朝廷若是能給咱三升糧,早就推平鄴城了……”
城樓下面熱鬧非凡,群情激憤,各種兵器舉起又放下,鐺碗瓢盆敲的震天響,比一旁的曹家子弟還要斗志高昂。
幾個曹家子弟打著哈欠,耷拉著眼皮,一副萎靡不振的模樣,不過曹家部眾非常積極,也是男女老少一起出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