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一年就這么過去了。
總體來說今年收獲尚可,八幢立了起來,蘭陵安定,曹家也服服帖帖。
飯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劉道規差不多是白手起家,這個速度已經非常快了。
趁著過年,給幢戶們發了三升糧食,讓他們能吃個飽飯。
諸事草創,很多幢民身上穿著草衣,裹著破布,孩童們更是凍得瑟瑟發抖。
這讓劉道規明白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派去鹽瀆那邊的五個虎賁,成功加入天師道,站穩了腳跟,劉道規讓烏延通再換回五個虎賁回來,繼續潛伏。
瑯琊郡的戰事進入相持階段,賊人攻不破開陽,劉廣之、劉穆之扼守費縣和陽都二城。
調回五個虎賁影響不大。
這種對峙持續了半個月,見劉廣之和劉穆之沒有上當,賊人驅兵北上,殺入東莞郡。
不過東莞本就是廢郡,朝廷一直將其作為緩沖區,與蘭陵郡一樣,沒怎么管理。
北面占據青州的辟閭渾也不管此地。
賊人從東莞返回泰山,瑯琊郡的威脅暫時解除。
正月一過,劉廣之領著幢兵們回返,帶回劉穆之的一封親筆信,對劉道規千恩萬謝,說是已經說服瑯琊內史江敳上奏朝廷請功。
這些話聽聽也就行了,劉道規有自知之明。
朱序守住了司馬家的祖墳,皇帝和司馬道子都置若罔聞,更別提只是趕走了一伙兒賊寇……
劉穆之若真有這種本事,也不會三十多歲,還只是一個從九品的郡主簿。
信中還稱贊幢兵軍紀森嚴,對百姓秋毫無犯,稱贊劉道規有治軍之能。
為表感謝,送了兩百石糧食,一千緡錢,還讓劉道規仔細甄別送來的俘虜。
劉道規有些莫名其妙,不明白為何最后特意提起俘虜,似乎有什么難言之隱……
俘虜一共五百多人,難道他是想讓自己解決這些人?
正思索之際,劉廣之進來,“賊患平息,蘭陵無事,我去鹽瀆。”
他天生就是閑不住的人,一回來就請命南下。
“你不歇息幾日?”劉道規合上紙信。
“打打殺殺,人活著才有意思,不瞞你說,我在青光寨骨頭都熬酥了。”
“可。”劉道規也無可奈何。
劉廣之卻道:“還有一事,寨上兩個女人,肚子里懷了我的種,若是生下來,你取個好名字,多多照應一二。”
“這么快?”劉道規一陣詫異。
“就屬你最慢,你看阿羆的三個女人也都快生了。”
他不說劉道規還真不知道。
只知道他們在青光寨養了很多女人,尤其是劉遵,收了七八個……
劉廣之前腳剛走,劉鐘后腳就來了,“兄長,這些俘虜如何處置?”
“先看看這些人再說。”劉道規覺得俘虜之中必有文章。
俘虜都關押在后山,前后加在一起五百多人。
身上穿著的都是破衣爛衫,瑟瑟發抖的擠成一團。
大多都是一些面相忠厚眼神麻木之人,仿佛對自己的生死漠不關心。
這年頭很多活不下去的人,都會嘯聚山林。
“你意下如何?”劉道規反問劉鐘,如果是以前早就一刀砍了,殺人立威,不過現在威信已經夠了,這些俘虜都是青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