幢兵們出征,劉道規趁著空檔,召集青壯幢民來了一場“集訓”。
和平永遠都是短暫的,戰爭說來就來,蘭陵本就是緩沖之地,局勢稍一變動,便會戰火連天。
男人們操練長矟、刀盾、戰陣,壯婦們練習弓弩、守城。
就連七八歲的孩童,也學著用短刀劈刺草人。
這些人以前本來就是北方各地流民,底子都不錯,男女老少,刀盾弓矟樣樣精通,唯一有些生疏的便是陣列。
兵法中歷來都有無陣不成軍的說法。
兩軍對壘,絕不是兩個潑皮無賴斗毆,正常情況下,一個人再勇猛也敵不過千軍萬馬。
這個時候就顯出八幢的優勢來,旗幢一立,幢民們自動歸于幢下。
也許是第一次這么大規模的集結,足足三千余青壯,場面有些混亂。
幢民們推推攘攘,爭搶位置,甚至有人互相看不順眼而對罵起來。
都是火爆脾氣,民風彪悍。
沒有動刀已經是非常大的進步。
屯長忙的滿頭大汗,不過還是將陣型弄了出來。
劉道規本想擺出一個雁形陣,忙了一個兩個時辰,方才弄出來。
指揮百人和指揮千人完全是兩個概率,千人以下,將領沖在前面吼一嗓子,士卒就會嗷嗷叫的跟上。
超過千人,就不能靠喊了。
士卒要看的懂旗號,聽的懂鼓角。
規模達到一萬,更是一個門檻,歷史上很多將領,率領一萬人的時候所向無敵,但超過一萬人,戰力直接下滑。
眼下幢民們連旗號都沒看懂,旗幢揮動,亂作一團。
幾個屯長滿臉慚愧的過來請罪。
“不怪你們,這一年不是開荒,便是上山伐木,能有這個樣子已經非常不錯。”劉道規勉勵眾人。
趙元拱手道:“屬下覺得不如將幢戶也編成列火,五戶一列,十戶一火,五火一隊,日后無論開荒、耕種、戰事皆是如此,幢民必能配合無間。”
“好辦法!”劉道規一拍大腿。
八幢最大的優勢便是動員能力和動員效率。
看準旗號,招之即來,來之能戰。
趙元繼續道:“還有一事,這些旗幢過于復雜,有些幢民認不住顏色,經常混淆。”
“這的確是個問題。”劉道規掃了一眼場上的八色旗幢。
黃、玄、白、赤、褐、蒼、紫、綠,八色混在一起,的確有些眼花繚亂。
黃褐、蒼綠、赤紫不好區分,容易弄混淆,這年頭絕大多數人眼神都不太好,天色一暗,便看不清東西。
以前人少,旗幢也少,也就無所謂。
如今吸收了曹家,八幢規模超過一萬,旗幢增多,非但容易混淆,成本還高。
尤其是紫色,需要一種特殊的紫草,反復浸泡、發酵、蒸煮,多次浸染后才能顯色,但一遇到大熱天或者雨水,時間一長,便會褪色。
魏晉官服制度,紫色為三品以上官員特屬,就是因為珍貴……
“你可有解決之法?”
劉道規忙里忙外,經常蘭陵廣陵兩頭跑,很多事情的確沒考慮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