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無論干什么都慢吞吞的,剿賊也是如此。
王恭幾次下令讓王廞退兵,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王廞都不為所動,烏龜吃了秤砣鐵了心的直奔京口而來。
反而江北廣陵清閑無比。
只是廣陵諸縣,瘟疫已經初見端倪。
眼不見心不煩,劉道規向袁鶴打了個招呼,便乘船北上蘭陵,準備今年的春耕。
三吳之地掀起叛亂,幾萬人卷入其中,大片田地荒廢了,加上這場瘟疫,以后糧食只會越來越貴。
事實上現在的廣陵就已經有了端倪,糧食價格蹭蹭往上漲。
一斗麩糠都能賣到一百錢,一斗稻米更是賣到八百錢……
百姓若是沒有吃的,大亂近在眼前。
劉道規趕到蘭陵,立即下令蘭陵所有的荒地都開墾出來,包括新占領的鄒縣和平陽,這兩地都在泗水之南,土地肥沃。
原本都是良田,后來北方大亂才被荒廢了。
“倘若丁零人南下劫掠,我等豈不是白忙一場?”曹霽不贊成此事。
“翟魏現在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沒空來劫掠我們。”來之前,劉道規就關注北方形勢。
翟遼病死,其子翟釗一上位,就集結大軍攻打鄴城,想以戰養戰。
只是心比天高,命如紙薄,被燕國遼西王慕容農擊敗。
今年二月初五日,慕容垂率軍從魯口南下,巡查河間、渤海、平原三地,翟釗又派遣部將翟都劫掠館陶,屯于蘇康壘。
慕容垂勃然大怒,親率大軍進攻蘇康壘。
翟都畏懼,撤回滑臺。
翟釗的各種作死行為,成功吸引到了慕容垂的注意,親率六萬步騎,屯于黎陽,準備渡河滅亡翟魏。
如果不是劉道規實力不濟,早就領兵北上,分一杯羹。
劉鐘道:“屬下建議種上豆菽、兩個月便可收割,人可食,戰馬牲畜亦可食。”
羯趙與前燕對壘,石虎便在薊城儲備了兩千萬斛豆,集合水陸大軍四十萬進攻龍城,沒想到被慕容恪兩千騎兵突襲,羯趙大敗。
后薊城被慕容垂攻陷,這批糧食落到前燕手中,燕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滅亡羯趙和冉魏,統一河北。
“可,只要是糧食都行!蘭陵五縣,所有的田地都不要浪費,都種起來。”
劉道規想起自己的戰馬也九百多匹了,可以組建一支五百人規模的騎兵,不過養一匹戰馬,相當于養五名士卒。
戰馬不僅要吃精料,還要吃鹽,比人吃的還好。
蘭陵本來就是五個縣小郡,周邊沒有草原,只能這么養。
雖然大多數上等田都集中在豪強手上,不過其他的荒地也能用上,以前人力不足,現在八幢有一萬余眾,還有一千八百多奴隸。
可以到處開荒。
劉道規抬頭望著天空,二月天氣,東風拂面,略有暖意,春日如約而至,今年是開荒的第三年,只要老天爺保佑風調雨順,今年應該是一場豐收。
劉穆之那邊的鹽場已經已經開始生產,只要過了今年,劉道規手上的實力便會邁上一個小臺階。
一道開墾令,整個八幢都忙碌起來。
田間地頭到處都是人,男女老少一起上陣。
八幢這種體制,特別適合小勢力的前期發展,無論是打仗還是生產,效率奇高。
史記貨殖列傳中有記載:吾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
戰爭和發展,本質上都是同一件事情。
老祖宗們早已經摸清楚了,而且都記在書上。
每個新生的事物都充滿了活力,八幢也是一樣。
劉道規親自下田,八幢中沒有高下之分,更沒有征虜軍府的各種弊病,幢主、屯長也跟普通幢民幢兵一同吃喝拉撒。
遇上什么事,就在田壟上商議,當日解決,沒那么多的規矩,更不會拖泥帶水,推來推去。
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就連新來的奴隸也吭哧吭哧的干活,只要保證他們一日兩頓飯便心滿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