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孫家三吳相當有影響力,一桿“孫”字大旗推到城下,城門自動打開。
城內的天師道眾歡呼雀躍,提著縣令人頭出來迎接。
合兵一處,將近三萬余眾,馬不停蹄,直奔山陰縣而去。
會稽內史王凝之乃書圣王羲之次子,才女謝道韞丈夫,身上還掛著一個中軍護軍,書法冠絕于世,只是風評不高,連妻子謝道韞都鄙夷其無能: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此時此刻,王凝之將自己關在靜室之中。
文武掾吏都被堵在門外,急得滿頭大汗,“妖賊已破上虞,護軍當分兵拒收關隘,召集青壯協同守城!”
山陰,意為地處復宿山之北。
周圍還有東山、會稽山屏護,修建了不少關隘。
雖然談不上多堅固,但天師道沒有工程器械,擋住他們十天半月輕輕松松,而山陰作為朝廷的東府,也是一座雄城,糧草軍械充足,城內百姓加上士族的部曲,少說也能湊出一萬人馬。
不說擊敗天師道,守上半年也沒問題。
但王凝之的表現,卻讓文武將吏們捏了一把汗。
既不出兵也不設備,更不召集青壯,整日在靜室中身披道衣,踏星步斗,拜神起乩,祈求蒼天庇佑……
苦等了一個多時辰,才見王凝之手持拂塵,施施然出來,一派仙風道骨,名士風采,“諸位不必驚慌,我已向仙人請示,借鬼兵守諸津要,各數萬,賊不足憂也!”
掾吏們目瞪口呆,但他們都是濁吏,沒有王凝之的命令,調不動城中的守軍,更號令不了各士族的部曲……
當即就有人離城而去。
王凝之裝神弄鬼,孫恩卻沒有拖泥帶水,三萬人馬不費吹灰之力便兵臨山陰城下。
城中的天師道跟著作亂,一片烏煙瘴氣。
守軍多年未曾征戰,皆已懈怠,士族子弟帶頭逃竄,王凝之躲在府中,不敢露面,守軍也跟著逃命,連防守的組織不起來。
天師道道輕易攻入城中,燒殺擄掠,火光四起。
直到這時,王凝之才知道怕了,鬼兵沒見到,妖賊已經殺進來,準備帶著兒子逃跑,但城中到處都是亂軍,城門也被天師道控制,終被孫恩捕獲,一刀梟首,六個子女全部遇亂。
其妻謝道韞率領侍女抽刀抵抗,手刃數人,堅決不降,力竭被俘。
孫恩敬佩其膽色,釋放回家。
自此東府會稽淪陷,城內四五萬人口也全都落入孫恩之手,天師道擴充至六萬大軍,還獲得了會稽府庫中的軍械糧草,賊勢大盛。
三吳震動。
吳國內吏桓謙、臨海太守王崇、義興太守魏隱沒等孫恩來攻,便棄郡而逃。
不數日,會稽謝鍼、吳郡陸瑰、吳興丘尫、義興許允之、臨海周胄、永嘉張永及東陽、新安八郡百姓俱起,響應天師道。
天師道聲勢愈大,席卷三吳八郡。
吳興太守謝邈、永嘉太守司馬逸、南康公謝明慧、黃門郎謝沖、張琨等僑姓士族皆被斬盡殺絕。
十日之內,天師道眾滾雪球一般,增至數十萬。
司馬元顯沒有增加一兵一卒,卻幫了天師道一個大忙。
其后,孫恩據守會稽,自號征東將軍,號其眾曰“長生人”,口出狂言,要取司馬氏而代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