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愉嘴中的“民”,并非江左啼饑號寒的百姓,在高門眼中,他們連人都不是,只是一群“賤小”。
桓玄打了一個哈欠,昨夜宴會與幾個胡姬玩耍了一夜,精力早就跟不上了。
見這么多人反對,他也就沒興趣堅持。
北伐也罷,不北伐也罷,都不影響他的風流快活。
他本就不是一個心智堅毅之人,看出朝廷的弊端,卻無力回天,曾經的雄心壯志也在女人和五石散中消磨殆盡。
“還有何事?若是沒有,便退朝吧。”桓玄眼皮都有些抬不起來。
他本來也沒想議出個什么事來。
太極殿都是表面文章,真正的決策之地是東堂。
正要退朝,一黃門在殿外高呼:“陛下,大捷,枋頭大捷,建威將軍大破拓跋紇那、長孫肥、公孫表四萬大軍,俘斬兩萬!”
殿中立即落針可聞。
“哐當”一聲,王愉的白玉笏板掉在地上,摔成兩節。
但這個時候已經沒人關注他的笏板。
桓玄直起了身子,臉上的困意一掃而空,眼神卻無比復雜的望著劉裕。
以前還不信那些販夫走卒嘴中流傳的“猛虎臥龍”,但現在不得不信了。
魏國橫掃北地,幾無一敗,拓跋珪打贏了柴壁之戰后,更是不可一世,如今卻擺在劉道規手上……
這不是臥龍,而是一條真龍!
經此一戰,天下的形勢已經變了,這條真龍直接威脅到了桓玄的地位。
拓跋珪最多也就占據中原,沒有水軍過不了江,對江東無可奈何,但劉道規卻什么都有。
而且他的崛起,將會重新刺激北府軍。
就在所有人目瞪口呆時,王謐慢悠悠道:“此等大勝,既是建威將軍之幸,亦是陛下洪福所賜,不可不封賞,以安北地將士之心。”
若是不封賞,便是直接將建威軍府拒之門外,逼他們與朝廷對立。
桓玄心領神會,既然無心北伐,想偏安江左,就一定要穩住劉道規。
而且這種大功也是掩蓋不住的。
他若是不封,非但北府軍會離心離德,連西府軍也會有怨言。
北伐是這時代最大的道義所在。
“升建威將軍劉道規為前將軍,北中郎將,兗州刺史,都督冀、并、幽、青諸軍事,封沛縣開國侯,食邑一千戶!”
桓玄這一次下了血本,連前將軍和開國縣侯都拿出來了。
斜眼望了望劉裕,“升建武將軍劉裕為左將軍,統帥一千舊部為前鋒,北府都督、撫軍大將軍桓修率三萬精銳在后,馳援洛陽!”
這個時候他不能不動了。
沒人比他更知曉枋頭的意義,拿下此地,鄴城就在指掌之間。
洛陽的拓跋珪一定會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