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失
糧草、士卒剛剛集結,江陵就傳回了捷報。
王鎮惡和劉鐘以誘敵之計大破桓石康和桓振,斬殺七千眾,俘虜四千七百人,余者潰散,自身傷亡不到一千。
桓石康和桓振狼狽逃回了宜昌和夷陵,但大勢已去。
譙明子見狀,不敢迎戰,連忙退回白帝城。
王鎮惡乘勢圍困江北的夷陵,從江陵征發一萬青壯,掘土筑壘,將夷陵城圍住。
不過人力增多,所需糧草消耗也加大。
劉道規不得不開辟從襄陽到夷陵的糧道,北面則以毛德祖為主將,率胡藩、傅弘之、毛修之、劉懷敬等部出擊秦軍。
荊襄正處于土斷的關鍵時期,南北都有戰事。
這個時候襄陽更需要劉道規親自坐鎮。
而有時候運籌帷幄輸送后勤比攻城略地更重要一些。
以北府軍和西府軍現在的戰力,只要糧餉充足,幾乎戰無不勝。
“報,劉敬宣與司馬休之逃出南燕,投奔彭城。”孟干之風風火火前來稟報。
“劉敬宣”劉道規一愣,已經好幾年沒聽到這位同族兄弟的消息。
之前他要在南燕造反,干掉慕容德,當時劉道規實力不足,南面面臨桓玄的壓力,北面又正在與胡人廝殺,舉步維艱,沒有同意,讓他先蟄伏。
去年魏軍退兵,南燕壓力大減,慕容超掌權,到處攻殺劫掠,劉道規準備荊襄恢復元氣后,準備集合西府北府的力量,攻滅南燕。
沒想到劉敬宣沒能沉住氣。
孟干之道:“劉敬宣與高雅之聯合鮮卑豪酋,欲趁慕容德病重,國中猶疑之際,起兵舉事,除掉慕容德,擁立司馬休之,復興晉室,不料劉軌平素受慕容德厚待,于心不忍,遂向其告密,劉敬宣、司馬休之、高雅之兵敗,逃出南燕,半路上被慕容超追擊,高雅之戰死,劉軌亦被慕容德滅門。”
這群人混了這么多年還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再等上一年半載,劉道規就能北伐了。
如果只回來一個劉敬宣,倒也好辦,關鍵他拖回來一個司馬休之。
此人是司馬恬第四子,譙王一系,司馬尚之和司馬恢之是其兄長,司馬恬當過北府都督,所以司馬休之在北府軍中有一定的名望。
“他帶回多少人馬”劉道規有些頭痛,如果是外人,找個理由邊緣化送入建康當個寓公,頤養天年。
但劉敬宣和司馬尚之都不是普通北府將領。
“兩千殘軍,但一回到彭城,便得到了彭城劉氏和北府舊部的擁護。”
在南燕時,劉敬宣造慕容德的反,回到彭城,立即挖劉道規的墻角。
彭城以前是劉牢之的根基,有不少死忠。
而劉敬宣不愧是劉牢之之子,在權謀上如同三歲孩童一般,回來了也不知道低調一些……
殷仲文道:“劉敬宣和司馬休之聲望太大,不宜常駐彭城。”
“令二人率部西進,一同攻打秦軍,再派人去朝廷,詢問車騎將軍的心意。”劉道規只能先將二人調離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