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但人能上船,連戰馬也能上船。
幾聲鼓響,樓船向北岸駛來。
“拜見將軍!”
士氣如烈火,喊聲如奔雷,令人心馳神往。
劉道規不用想就知道是劉鐘鼓搗出來的把戲,不過也能憑此一窺水軍戰力。
“北伐!”
岸上的西府軍第一次參加這種規模的閱兵,有人忍不住高呼起來。
隨著這一聲高呼,北伐之聲響徹云霄。
他們北伐的決心比劉道規更熱切。
而在北伐這面大旗之下,西府和北府的隔閡也消失了。
劉道規登上最大的樓船“飛云”,士卒的熱情達到頂點,仿佛長江都沸騰起來,到處都是揮舞的旌旗。
鬧騰了半個時辰方才停歇。
大軍啟行,經武昌至尋常,岸邊一支人馬肅立。
“報,江州刺史何無忌請求一同北伐。”斥候踩著走舸駛來。
“他來作甚?”劉遵哼唧了一聲。
劉道規掃了南岸的這支人馬,三千余眾,盔甲鮮明,陣列森嚴,一看就是北府精銳,“準了,令李大目驅船接應他們。”
主動請戰和下令出戰完全是兩個概念。
何無忌與劉毅不同,他雖一心中興晉室,本質上還是為了匡扶社稷,恢復華夏,是個有抱負的熱血男兒。
若能將他拉攏過來,擁晉勢力會削弱很多。
這一戰是奔著滅國去的,手上三萬人馬只是先鋒。
兄長劉裕在建康召集北府諸部和民夫,隨時馳援戰場,何無忌的三千精銳主動加入,自然是好事。
十幾艘漕船靠岸,何無忌領著人馬上船。
“拜見驃騎將軍。”何無忌昂首挺胸,極有北府猛將風范。
“何兄不必多禮,今燕虜殘暴不仁,某率北府西府吊民伐罪,還望何兄鼎力相助,誅滅南燕!”
不管立場如何,場面話還是要說的。
何無忌昂聲道:“慕容超殘殺我民,掠青壯為樂工,供其淫樂,是可忍孰不可忍,將軍但有差遣,末將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何兄此言,賊寇必滅!”劉道規大笑。
大軍繼續順東而下,劉道規本想去建康與劉裕聚一聚,但上一次慕容超占到便宜后,食髓知味,回去休整一個月,立即卷土重來,揮兵三萬攻打蘭陵郡。
王仲德親自鎮守氶城,王元德在外救援,沒有攻下,但周圍城池,都被燕軍洗劫。
這一次比往常更兇殘,越到晉人,一個不留,皆殘殺之。
憑借騎兵優勢到處燒殺,兵鋒一度推進到彭城之下。
淮泗人心惶惶。
劉道規只能加快行軍,趕赴戰場,迎戰慕容超這條瘋狗。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