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粉絲在最大粉絲論壇pann一次又一次人工加熱留下的熱帖;
可這些發出的微弱聲響,每次都被運營公司一邊花錢公關撤掉,又一邊加大了對顧璟奕的防爆,公司寧愿花好幾倍的錢去防爆顧璟奕也不給他資源。
漸漸的,粉絲們都意識到了這一真相。
粉絲們的心力也被耗盡,只能像個看客冷漠旁觀顧璟奕一點點陷入泥潭。她們想大聲尖叫,卻如同提線木偶發不出任何聲響。
“最慘愛豆”、“從四男一到防爆最成功案例,細品選秀綠卡高光顧璟奕”
顧璟奕成為了營銷號的kpi密碼,讓無數個對他有好感的路人在入坑之前駐足。
追星就是一場盛大的愛意,追“美強慘”就是一場虐戀。
沒有人,能在這種壓抑的情緒中堅持。
最可怕的,公司就像是給粉絲做服從度測試一樣。每次在組合回歸之前,近乎于施舍的給顧璟奕零星幾個鏡頭。
“舞臺之王”再次殺出高光,顧璟奕直拍成為團內第一個百萬直拍。
粉絲們就在“脫粉”與“入坑”之中,反復仰臥起坐。
運營公司利用顧璟奕沖完銷量后,又固態萌發。
因為公司的不作為,顧璟奕從成團初期被做票也攔不住的斷層第一到“topline”。
久而久之,顧璟奕也心冷了。
他開始了自我放逐。
成為江南區clubs常客,成為代拍口中的“首爾火包王”
像衣服一樣換著女伴,新鮮感永不過季。
是什么時候開始,林允兒離他遠去的。
真的是因為年齡差,或人氣不對等嘛?
不是的,身為“雙彈一碗”的超一線男團wannaone公認的ace。顧璟奕人氣最凄慘的時候,也是官咖付費粉絲注冊破十萬的一線數據。
折磨在顧璟奕心頭的,是期望與現實的落差。
最遺憾的不是做不到,而是本可以做到卻被耗盡最后一絲絲氣力。個人熱度,成為供養團隊的肥料。
他開始流連夜店,帶不同的女伴回家。
林允兒從一開始的心疼而原諒,到最后拖著行李箱與顧璟奕分道揚鑣。
她看向顧璟奕的最后一眼,眼神沒有任何溫情。
是林允兒一如既往的讓人挑不出任何差錯的禮儀,細看之下卻是生疏游離。
當時的顧璟奕后悔過嗎?
或許有過,更多的卻是一種無力感。
他什么都不順,像個提線木偶一樣被南韓公司操縱。
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只為能從顧璟奕身上榨取更多的利益。
顧璟奕被掌控著,他什么都做不了。
唯一能有自由度的,就是他的感情。
運營公司并不在乎,南韓歌謠屆就像個大型的中專。無數個長相好看又沒什么文化的孩子因為打歌,天天聚在一起不戀愛難道是研究怎么解方程嗎?
顧璟奕戀愛甚至更好,這樣運營公司又多了他的黑料。
想起自己的上一世,顧璟奕就像看了一場荒謬的電影。
故事的結局,那個傷痕累累的少年在兩年半合約結束后回到了內娛。
做票的安俊英也在《produce303》更加肆無忌憚,最后鋃鐺入獄。
沉冤得雪的顧璟奕應該慶幸嗎?
不,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
最后的最后,他成了“橫店火包王”。身邊女伴從不過夜,卻也失去了愛人的能力。
看著眼前這個端著臉,一雙小鹿眼看著他卻夾雜情意的林允兒。
顧璟奕心中突然多了一份慶幸,還好能有重來的機會。
他又站在了她面前,這一次一定要將故事的結局寫成happyending。
“顧璟奕,你在想什么”
林允兒帶著關心,仰著頭看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