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璟奕的甜甜圈這個號,也很快被粉絲們認出來了。
“甜甜姐!媽呀,怎么是你啊,差點大水沖了龍王廟啊!”
“甜甜姐!尖叫爆鳴!姐妹們,難怪甜甜姐后來更新頻率也少了。原來自己也出道去了,這就是追星最大的意義吧!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淚目,假如甜甜姐是田熙薇的話。那關于《烏梅子醬》,就更好代入了。居然就連v女主也是粉絲,顧璟奕真的太好夢了!”
當然,也不是所有評論都是好的。
還有一些人,認為田熙薇就是在蹭熱度。就是在欺騙她們純潔善良的哥哥,不懷好意的接近顧璟奕。
那么這首《甜甜圈》,顧璟奕就很有必要寫出來發進新專里了。
指向性如此明顯,懂得都懂~
不想懂的,也能自我欺騙。
反正顧璟奕沒有官宣,一切都還圓的過去。
這次正式一專,顧璟奕選了10首歌。
分別是《如果可以》、《交換余生》、《男二號》、《天外來物》、《遲遲》、《麻雀》、《boywithv》、《將故事寫成我們》這八首。
再加上顧璟奕在跨年舞臺唱過的《千里萬里》,和《一天》一共湊成十首歌。
華測最后以12首歌曲不太符合內娛主流歌手正式專輯歌曲數量為理由,一直在勸顧璟奕將歌曲數量從12縮減到10首。
既然主流都是如此,那顧璟奕也沒必要去特立獨行。
要知道12首歌和10首歌的專輯售價可是一樣的,假如顧璟奕給粉絲“謀福利”加量了。
等節奏一起來,別的歌手發正式專輯時發了10首被罵圈錢。
一查源頭,就是顧璟奕開的這個口子。
那顧璟奕的歌手事業,也很難走了。
之前那張抖音神專做成12首歌沒被反對,是因為只做了數字專輯版本。
而實體專輯,成本遠遠高于電子專輯。每個環節都需要錢打開,最后分到華測手里也就那些了。
內娛實體專輯不好做,顧璟奕可不會因為歌曲數量的原因得罪所有人。
這張專名字就叫做《將故事寫成我們》,數字專輯版本賣20元。
而《boywithv》,就是這張專輯的先行曲。
沒辦法,舞曲這種東西幾乎都是愛豆組合才有。
國內這一塊還很薄弱,提起女團還有能撐一下場子的塞納河和曾經輝煌過的火箭少女。
而男團,唯一一個能拿出手的只有奶泡森。
而奶泡森的舞曲,毫無水。
顧璟奕只能去kpop那邊扒拉了一首,改成了中文版。
原時空《boywithv》spotify全球首日播放量是788萬,是2019年全球最高單日流量。
一發歌,就空降了billboardhot100的第8名創下當時k-pop組合最高排名紀錄。
不僅如此,還進入英國official單曲榜第13名再次刷新韓國歌手紀錄。
既然這首韓文歌都能做到這個成績,顧璟奕當然拿來用了。
他改成中文版,成績肯定也大差不差。
有了《butter》珠玉在前,顧璟奕在歐美也是備受看好的新生代歌手。
在此成績上,不至于讓《boywithv》的成績還不如原時間那版。
是時候讓“哦麥麥麥~哦麥麥麥~”的副歌響徹大街小巷,給這個炎熱的夏天帶來幾分涼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