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的刀都要架在脖子上,難道真要到毫無還手之力的時候,再來任由太上皇宰割嗎,太上皇的承諾,皇帝一個字也不信。
當年的義忠親王就是太過信任太上皇,結果等到太上皇出手對付他,兵強馬壯聲勢巨大的義忠親王,猶如小雞仔似的被殺掉。
以前自己年少不懂,現在回想起來,剛入宮的時候,宮內人心惶惶,到處是被揪出去砍殺的太監和宮女,那副場面,深深的記在內心深處。
義忠親王可是宗室。
太上皇竟然無故把義忠親王全家抄斬,編造義忠親王謀反,這才是笑話,當眾承諾立義忠親王為太子的是太上皇,利用義忠親王穩定朝綱的也是太上皇。
最后翻臉的還是太上皇,才引起了宗室的巨大不滿和反彈。
劉儒至今還相信太上皇,認為太上皇會在乎大周江山社稷,天大的笑話,太上皇只在乎他的權勢,如何會管洪水滔天。
忠順親王不置可否:“京營爛,錦衣衛也攔,如今已不是二十年前的大周了。”
話里的意思,忠順親王打通了錦衣衛里的關節。
劉儒越發揪心,忠順親王的做法,無疑是犯了太上皇的忌諱,要是被太上皇知道,只怕事情更加不可收拾。
忠順親王不相信別人,許多事只說了一半,劉儒知道忠順親王防著自己。
皇帝雖然相信劉儒,卻也不能逼迫忠順親王,最后又說到一件事。
“林如海是個聰明人,他帶出來的人,本王也相信是個聰明人,林如海懂得居中的道理,那王信如今掌領京營一營,劉閣老應該讓林如海給個說法,此人可不可靠。”
忠順親王強勢做主,吩咐了起來。
劉儒雖然不滿,但也不能拒絕,只是好奇道:“聽聞此子與程宏有沖突,不知忠順親王如何處置?”
忠順親王鄙視笑道:“那程宏不過是個誘餌罷了,都知道他是本王的人,本王如何還會重用他?真要是本王的人,豈會人盡皆知。”
皇帝聽聞后大驚,敬佩道:“那叔叔多年來培養此人,只為了欲蓋彌彰?”
“倒也不是,一箭雙雕罷了,此人還是會撈錢的,如今卻失去了作用,且看林如海的回信吧。”忠順親王解釋清楚。
又說道:“王子騰沒用了,聽聞那王信才能卓越,帶兵有方,又有林如海的關系,還有王家的淵源,倒是可以拉攏的人。”
皇帝聽聞大喜,他也聽過此人的名頭,擔憂太上皇手里又多了一頭猛虎,連忙問道:“叔叔可有安排?”
“先不急。”忠順親王平靜道:“先等他過了馮胖子那一關。”
過了關才是人才。
而且也不會暴露過早,如今就去拉攏那人,不但要幫助其對付馮胖子,更會提早暴露。
現在滿朝文武,是人是鬼誰也不清楚。
忠順親王自己都不敢說林如海可靠,所以他不信太上皇能分得清手下誰到底是忠心的,劉儒還是太迂腐了,本來應該暗中的事,非要擺在明面上。
拉攏了羅明,本應該悄悄的,誰也不告訴,卻弄得大張旗鼓,生怕太上皇不知道似的。
忠順親王搖了搖頭。
皇帝年輕,掌握大義,這就是大勢,只要握住這條大勢,許多人哪怕明面上不表態,心里也是向著皇帝的,除非大環境變得沒有了余地。
就是如今太上皇的步步緊逼,讓人們沒有了余地,可見劉儒多么失敗。
劉儒親見忠順親王的強硬態勢,內心嘆了口氣。
兵部調令下,幾部各奔邊關。
河西營出征。
王信騎著馬,望著一條長龍的隊伍,雖然隊伍還小,可上下團結,一心用力,誰也不用提防誰,誰都敢把自己的后背交給同袍。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