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先生,到底是怎么回事?”
“聽說雁門關那邊,抓了我們幾百弟兄?有人帶口信,不少家眷去雁門關那邊探望了。”
眾人七嘴八舌,趙燾皺紋問道:“你們去問節度。”
“不敢。”
“翟先生又不是不知道,節度這兩天臉色難看,我們如何敢去問。”
“此事不要多問,先等著看看。”趙燾如此說道。
吃了敗仗,總不能直接宣布。
眾人猜是一回事,直接告知又是一回事,哪怕人盡皆知,明面上也不會承認,而是會編一套理由出來,只要混得過去,大家心里門清又能如何。
現在就等王信來,或者不來。
他要是來,管他什么規矩不規矩,先殺了再說。
他要是不來,順勢把責任推到他身上,說此人造反,謀害友軍。
眾人見問不出所以然,也只能讓路,等趙燾走后,眾人面面相覷,心里各個不安。
“聽說那人才兩千人馬,而且多是步兵。”
“京營什么時候這么厲害了?”
“實在是荒謬,都是周軍,為何自相殘殺!”有個將領感嘆道。
大家多少聽聞過一些事,聽聞是一回事,如今傳的越來越廣,并不是所有人都贊同,心里感到不滿,不滿歸不滿,卻無人敢去反駁,只能藏在心里。
沒什么主意,眾人最后還是散了。
“他真的會來?”
聽到翟文帶回來的消息,大同御史張文錦不禁懷疑。
“反正他親口告訴我的。”翟文不敢打包票,如實說道。
張文錦開始猜測,“他會不會是拖字訣,拖到朝廷的公文抵達大同,事情有了定論,不怕馮胖子使壞。”
以前的九邊是勛貴和武將,勛貴和武將直接掌領軍隊,但是朝廷也要摸清楚軍隊,讓軍隊知道屬于朝廷,于是有了統制和都檢點。
不光要保證朝廷的規矩,還有監督巡視九邊各事。
所以大周開國之初,統制和都檢點的權利是很大的,連邊地親王和郡王們都不敢得罪,因為統制和都檢點不光是武勛,同樣在軍隊有根基,更代表了朝廷。
后來太上皇打壓勛貴,提拔武將,重用文臣,以文制武,又有了觀察使到御史的一套文官監督體系。
所以王子騰現在擔任九省統制,又升任都檢點,放在幾十年前的確是升官,如今九邊取而代之的是御史,只不過還沒有達到當初都檢點的權勢和地位。
九邊各有一御史,下面再是觀察使、防御使等官位。
得知馮胖子吃癟,張文錦內心還是開心的,雖然這些年里,馮胖子對自己不錯,暗地里輸送了大筆銀子,不過錢是錢,權是權。
自己不直接對付他,可要是有人出頭對付他,自己還是愿意看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