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城南邊二十里有幾個莊子。
其中沿口泉河西側臺地呈南北向一字排列,北為夏米莊,南為南米莊,兩莊相隔不到四里地,既然名字帶莊,說明是勛貴和有錢大戶置辦的田產,謂之莊田。
王信昨日行軍的時候,早就看中了這兩地,下令退軍后,征用了兩處莊子。
兩莊的莊頭不敢拒絕,只是隱隱透漏背后的來歷,希望眼前的年輕將軍心有忌憚,不要做得太過分。
說起這夏米莊南米莊,包括這一代的莊田,頗有些來歷,得知后,王信也大感唏噓。
這夏米莊和南米莊本是前明勛貴大戶置辦的莊田,后來大周開國,落到了開國四王八公石國公府的手里,成為了石家的莊田。
后來石家被抄家流放,整個家族衰敗,這兩莊又兜兜轉轉回到了原來的主人手里。
要么說大戶抗風險能力高呢,這兩家人一起抱團,與周邊的大戶互通有無,加上家學的學問,終于在二三十年前再次發家。
一家里最高做到戶部侍郎的,一家也做到知府,加上支持馮庸,不光拿回了祖產,甚至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賈府也有莊田,賈府的莊田在遼東北鎮外的大小黑山。
賈府的老家是金陵,莊田卻封到遼東,千里之遠,也是防備之意,與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遷移南方地方大戶去北方,起到異曲同工之效。
不過朱元璋的效果明顯更好,只是這個時空發生了意外,才有了大周。
大周對統治階級的壓制不如大明,才百年的時間,除了原來小冰河時期的災害,內部矛盾極深,可畢竟才是百年的王朝底蘊深厚。
至于這地方大戶,沒有了夏家和南家,還會有東家和北家,大戶是消滅不完的。
就如買官賣官的亡國之相,乾隆時期卻成為常態,結果一樣穩定了兩百年。又如嘉靖時期京城被圍,倭患嚴重,地方聚眾百萬造反不也是一百多年的穩定。
所以自己面對馮庸,雖然此次率兵來大同,方案中也有掀桌子的準備,但實際上更愿意在規則內做事。
自己果然不是梟雄啊,不夠狠。
對待倭寇和胡人的時候,自己殺伐果斷,毫不猶豫,以戰爭罪殺的人頭滾滾,可對待國內的時候,總是投鼠忌器,畏手畏腳,不能做到像對待倭寇和胡人的態度。
到底好還是不好呢?王信不得而知。
難怪老話說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不過無所謂了,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一步一步來吧。先把身邊的事情處理好,做正確的事情,比如改革軍隊,東南抗倭、揚中島開荒、開發商貿、引進先進火器,消滅馬賊,鎮壓胡部,乃至于今日的壓服內患。
如果自己沒有自己的系統,自己還敢這么做嘛?
河西營在兩個莊子安營扎寨,結成互為犄角之勢,諸事順利,王信在夜色下,望著安靜的軍營和莊子,想著目前的局勢。
“將軍,風大。”
史平跑回屋子,取出一件披風,又小跑回來,急道:“加件衣服吧。”
周圍的少年親衛們不像個少年,沒有少年們的好奇心,反而一絲不茍的警戒,負責自己的區域,隨時準備抵抗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