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劉通很不理解將軍,別人恨不得把親信都掌握在手里,唯獨將軍巴不得一個個放出去。
紫荊關位于保定府,保定府隔壁是京畿,涿州是京畿的門戶,到了涿州后,途徑房山,良鄉,再到盧溝橋,等入了京城,王信直接先去了兵部。
“你回去賈府通告一聲。”王信安排了人,又派了史平去告訴陸仲恒,自己回到了京城。
以往的時候,王信歸京先要到東軍衙門報道,但這回不同,他雖然還保留了京營身份,卻已經在兵部掛職,兼了雁門關的差事,所以要去兵部交差。
與以前相比較,王信的名聲已經在京城小有名氣,很多人聽過此人的名聲,又是大同事件的主角之一。
很快有人來請,告訴王信,張吉甫要見他。
張吉甫不光是兵部尚書,也不光是內閣大臣,不出意外,這位將會是周道豐的繼任者,每日想要拜見張吉甫的人不知凡幾。
這位王信將軍一到兵部衙門,張吉甫就派人來請,很多有心人看在眼里,暗自羨慕。
王信的差事還沒交完,對面的官員可不敢留,笑著特事特辦,并親自送了王信出門,這些衙門都在承天門外,內閣不同,內閣在承天門內。
第一次入承天門,第一次來到內閣。
王信一路觀望,帶路的官吏也不稀奇,還為其指點各處是什么地方,進了承天門,前面是端門,過了端門,兩旁是六科的直房。
一直過了午門,經過會極門進入內閣。
內閣別有通天,可能是心理原因,王信覺得這里的景色頗為大氣。
“閣老。”
終于見到張吉甫,這會不再稱呼部臺,改為閣老,王信主動拱手上前行禮。
張吉甫讓王信坐下,打量了王信。
“閣老為何如此看我。”王信笑道。
張吉甫終于露出微笑,別人見到自己都怕,唯獨王信不怕自己,一則此人才能實在是了得,二則此人心思通透,如果以為此人只是會大兵打仗的武夫,那才是小瞧了他。
越是如此,張吉甫越是惋惜,笑著打趣:“你如今出息了,能有自己的主意,還能讓人為你在朝堂上發聲,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啊。”
王信理解張吉甫的感慨在何處。
要說大周,畢竟是承襲的前明,有很多相似之處。
比如前明是勛貴和文臣上朝,勛貴代表了武,文臣代表了文,可后來土木堡之變,勛貴或主動或被動徹底失勢,淪為了背景墻,只能發揮穩定京營的作用,也代表了武官徹底在朝堂上失去聲音。
大周雖然沒有土木堡之變,可太上皇打壓勛貴,殊途同歸下,武將也在朝堂上失去自己的聲音。
什么叫以文制武呢,張居正和戚繼光是典型。
文的在朝堂上,武的在地方上,文的在朝堂發表聲音,制定方案戰略,武的在地方上根據朝廷的安排,上頭的命令去作戰。
不光是張居正和戚繼光,任何一方勢力都會掌握一支武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