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個胡人都會拉弓射箭的,但是鳥銃卻不同。
鳥銃的操作不難,哪怕是個孩子都能輕易使用,不需要長久的訓練。
王信再次出謀劃策:“以借貸的形勢,低息借貸牛羊馬匹給百姓,百姓們有了牛羊馬匹,憑借此地的富庶,每年都可以向商行提供商行需要的商品,同時,還能向商行采購物資,各家商號又能賺利息,甚至可以辦鳥銃廠,這也會是百姓們家家需要的商品。”
一個又一個的主意,聽得商人們眼花繚亂,仔細思考,比他們原先自己的主意要好得多。
這人的腦子是怎么長的?
周世明無語。
比他們都要會經商,這地皮刮的,實在是了不起啊。
“買了鳥銃,要買火藥鉛子吧?火藥鉛子可是消耗品,又多了一項賺錢的大買賣。”
“會不會太狠了?”
張輝呆呆道。
感覺按照王信的主意,仿佛要把老百姓掏空了似的。
王信搖了搖頭。
很多人有個誤區,總覺得商業的利益是固定的,誰多拿一分,別人就少一分,實際上商業是無限擴張的,利益也是無限增加的。
商業的根本依托于資源,農業的根本依托于土地。
土地的產出有限,而資源只要投入的多,產出的也更多。
自從宋朝改革了水稻,形成了北麥南稻為主的農業生產力,在化肥等工業產物沒有問世前,農業的發展瓶頸已經到頭了,接下來只有工商業的發展,才能繼續推動社會生產力。
在此地修建新城,分給百姓生產資料,形成與內地貿易互補的經濟模式,就是屬于工商業發展的正確模式,經濟會越來越多。
不過這些都是長遠的事,自己見到過,所以才有清楚的認知,眼前的商人們沒有見到過,哪怕自己說的再有理,也無法想象出來。
“又不是逼著買,老百姓有了需求,他們有了錢,才會主動買,老百姓有了錢,又能買更多的商品,諸位獲得的利潤也會越高。”
王信簡單的說了幾句。
沒想到不少人卻安靜了下來,忍不住思索王信剛才說的話。
“傳聞王將軍有點石成金之術,今日看來竟然是真的,在下佩服,實在是佩服。”有人拱手感慨,能做走私生意的,沒點背景怎么行。
那些冒著最大風險的行商,哪怕那種走私幾匹馬賺點小錢的人,在老家也是風云人物,更不提他們這些坐地戶。
周世明就是典型。
不少人了解過王信的根腳,此人在河西營,以及和一幫揚州商人搞的河西集市,包括部分商人嘴里夸此人的話,就算是千里之外,他們這幫地頭蛇也一清二楚。
王信見怪不怪,現在大同地頭蛇的勢力算個什么,最牛的時候要數前明嘉靖萬歷時期,已經登堂入閣了。
可惜前明土木堡已經亡了,大同地頭蛇勢力發展到巔峰也被影響,如今還在半山腰上。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