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不會與利益作對。
使用胡人的誘惑,只要有利益,就不會終結,王信也沒有看到哪個國家能拒絕的了。
但是跳過中間商,直接使用胡人,而且只能當做士兵,不能升官,最多只能當個伍長,哪怕是什長也必須是周人。
簡而言之。
既然使用胡人有利,那就充分的使用,最大的利益化。
至于風險,明知道風險,那就徹底的阻斷,而不是為了些莫名其妙的道德,埋下后人永遠也消不除的隱患,倒是東拉斯夫人后來做的不錯。
周人騎兵每個月二兩銀子,養家糊口,還能促進消費,帶來利益循環,但是價格貴,死不起。
胡人騎兵每個月只管口糧,從戰利品中獲得獎勵,但是胡人騎兵犧牲,會給撫恤銀,如果有小孩,每個月五錢銀子,一直到把小孩養大。
從小被周軍養大,又沒有胡人為主的小圈子,難道還會是胡人?
至于胡人騎兵能不能有小孩,起碼有了這條規定,會讓很多胡人騎兵安心一些,至于心里頭的不滿等,最后還是需要靠拳頭來說話。
十幾萬女真人征服上億明人。
不滿的多了去,不也是服帖了近三百年,這就是事實。
聽完了將軍的分析和安排,張燦忍不住咽了口口水,看向將軍的面色有些古怪。
王信笑罵道:“有話就說,有屁就放。”
張燦感慨道,“沒想到將軍能出如此毒計。”
碩爾輝如何死的,因為一句話,將軍就殺死了他,明明聽得清楚,張燦卻一點也不覺得緊張,說話依然如此。
王信倒也不奇怪。
并是不張燦,也不是因為自己的系統。
只要自己夠強大,孝子賢孫就不會少,文明的標簽永遠不會被撕下,這就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道理。
反倒是科舉出身的文人,習慣了穩定的社會秩序,下意識把一些秩序內的道德,當做是天下的道理,甚至毫不懷疑的說出,有理講遍天下這句話。
“將軍說了。”
帳篷里,十幾名胡人聚在一起,其中有個人說道:“是碩爾輝不守周禮。”
另外一個人很認可,向同伴們解釋:“周人最講禮,而胡人不講禮,所以胡人才被叫做胡人,野獸才不講禮,做人就要講禮。”
“周人講禮,所以周人強大,包括周人讀書,有文明,經濟富裕,實力強大,都是因為周人講禮。”
“而我們胡人生活困苦,所有的苦難,都是因為不像周人那樣講禮。”
這些話,許多胡人滿臉認可。
無論如何,周人的生活,是他們羨慕的,那么為何自己不行呢,一定是他們不講禮。
“將軍是真心希望我們胡人過得好,所以希望我們一定要守禮,只有我們大家都遵守周禮,我們胡人才能變成人,過上周人那樣的好生活。”
“所以哪怕碩爾輝立下了很多功勞,可他不講周禮,對我們這些人才是最大的威脅,反而是將軍無所謂,可為了我們胡人的未來,人人講禮,所以將軍才忍痛殺了碩爾輝。”
這話有道理。
他們大漠上殺來殺去,你爭我搶,強盜馬賊橫行,就是因為不守禮,如果人人都守禮,不去侵犯別人,豈不是能像周人那樣穩定和諧。
“放屁。”
有人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