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如此年輕。”
他們一行人都是商人。
“河西集市就是他出的力吧?”
“沒想到一名武夫,竟然有如此眼光。”
“可小瞧不得他,此人極為厲害。”
“不過是游擊將軍罷了。”
有個三十來歲的中年人不以為然,反而打聽道:“我倒是聽說,此人與大同的地頭蛇們合作,壟斷了關外的生意,你們可了解過?”
“這事啊,薛家最熟悉。”
有人了解一二,因此向眾人介紹。
揚州商人比較抱團。
互通有無。
“怎么,齊東家有興趣參與?”
有人向三十來歲的中年人問道。
那人搖了搖頭。
“我還是從天成城那邊得知的消息,我有個親戚在天成軍里當差。”
等聽完后,眾人才醒悟,大同那邊的商機有多大。
“我們要不要參與?”
齊東家卻冷笑了起來,嘲諷道:“此人既然把大同西部打造的固若金湯,一副不容外人插手的樣子,你就算想要參與,也是必然參與不了。”
“難道他不要內地的商道?”
“此人拉攏薛家,獨吞內地的商道。如此豐厚的利益,怎么會輕易讓給別人。”
這倒是。
大同的商貿不是一兩個月的事。
王信將軍既然沒有聯系揚州會館,說明就沒打算帶上揚州商人。
“看來只能錯過了。”有人惋惜。
“笑話。”
“沒有了張屠夫,難道就要吃帶毛豬?大同又不只是一個西部,還有個天成軍呢。”齊東家露出自信的笑容。
眾人動了心,明白了齊東家的想法。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并不一定吃到最大的螃蟹。
商場如戰場。
誰也別怪誰。
“此事還需要從長計議,咱們揚州會館與王將軍關系密切,多少還是要留一二分顏面。”有長者勸道。
不過想到豐厚的利益,很多人蠢蠢欲動。
以前沒有機會則罷,如今口子都打開了,現成的做法,照著做就行了,難道就眼睜睜的放棄?
有幾人看了眼齊東家。
齊東家點了點頭。
這里不是說話的好地方,回頭再商量。
卻說王信沒有回賈府,而是親自去了張府提交拜帖。
雖然只是游擊將軍,張府的管家卻知道王信,并沒有冷落,而是親自出來接待王信,告訴王信老爺不在家,一定親自把王信的拜帖遞給老爺手上。
王信也知道,張吉甫日理萬機,大概率不在家,所以感謝了管家一番,回去等候消息。
等張吉甫這邊溝通順利的話,自己就可以回去大同,按照自己的計劃,打造大同西軍,集結資源和力量,在大同關外大干一番。
大同西部地區范圍其實很大了。
而且就上大同西部地區人口有限,但是各地之間有沒有柵欄擋著,一樣可以吸收人口,擴展商機。
河套地區可沒有劃分。
所以自己才極為看重薛家。
壟斷雖然不是好方法,可在自己的手段下,為了利益最大化,短時間內發揮出最大的優勢,必須要通過薛家壟斷內地的商道。
如此自己才能得到大量的錢財。
沒有錢財的支撐,誰也玩不轉,沒有回去賈府,而是去了通州。
一路上。
王信騎著馬,史平等人跟在身邊。
不知不覺就到了河西營。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