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王信。
此人實在是礙眼。
不過到底是京營,屬于客軍,不會一直呆在大同,自己能忍張文錦幾年,同樣也能忍王信幾年。
胡立勇念頭通達,雖然多了許多不滿,不過也達成了許多事。
至少天成軍的軍費不會出大問題。
既然天成軍的問題不會出問題,那么別人的軍費就會出問題,至于是誰的,胡立勇不在乎。
朝廷的做派,自己太清楚了。
讓做事的時候,什么事情都答應的痛快,可開始做事情了,答應的承諾一樣都辦不到。
倒不是朝廷想要拖后腿。
可上下這么多口子,給誰都難。
王信終歸年輕了些許。
還是要吃點苦頭才能明白啊。
不過有幾個人栽了跟頭還能爬起來?連王子騰馮庸都沒爬起來,何況是王信,王信下面的兵還是不錯的,到時候可以收攏一些。
胡立勇嘴角露出笑容,打好了算盤,乘坐馬車帶著親衛返回天成城。
——
不久。
王信來到了大同。
張文錦不再隱瞞,公布了大同西軍的消息。
整個大同震撼。
“不得了啊,此人才二十五六歲吧?”
“二十五六歲的參將,別的地方不清楚,咱們大同這邊是頭一份。”永興軍沸騰,人人都在討論這件事。
“說起來,咱們永興軍和王信還打過仗,雙方有仇啊。”
“你有仇?”
旁邊將領橫著眼問道。
“魏將軍這話說的,我與那王信能有什么仇,這不是為同袍們打抱不平嗎。”那校官摸著后腦勺,底氣不足的解釋。
“戰場上各為其主,那是沒辦法的事。”
那姓魏的將軍一臉淡然,平靜道:“后來不光把人送了回來,許多人還主動留下,畢竟那王將軍對手下人是真好,這年頭能把下面士兵當人看的將軍還能有幾個。”
聽完后,校官們安靜了下來。
按道理鐵甲騎兵是精銳,軍餉拖欠的不嚴重。
結果大多數選擇留下,沒有人回來。
實在是離奇。
越是了解越是震驚。
還有這樣的將軍。
魏毅把眾人的神色看在眼底,心里頭滿意,也不再多言。
自己當初和趙雍認識的時候,聽趙雍介紹了很多王信那邊的事,的確令人大開眼界和驚訝,而王信手下們的團結,連張文錦都拉攏不了,更是鐵的證明。
如果能跟隨這樣的將軍,那才是死而無憾。
自己雖然也是將軍,卻是個假將軍。
佐擊將軍不算正經的將軍。
此人又升為了參將,獨領一路,未來的總兵可期,甚至一方節度使。
自己要不要想個法子調過去?
只怕張文錦不放人。
魏毅臉色陰晴不定。
大同的事情很順利,但也過分順利。
張文錦的態度和以前不一樣了。
還有胡立勇。
王信不敢不琢磨,畢竟豬隊友比敵人更可怕。
只是想不出所以然來,離開大同后,王信要去左云。
大同西軍的參將衙門駐地在左云。
十里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