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什么戰斗力。
指望民兵拿著刀槍和胡人去拼殺?只怕還沒等胡人靠近,自個先腿軟躺倒在地。
至于拉弓射箭?
民兵能拉弓射箭可就不算民兵了。
用也是給家丁,怎么會到民兵手中。
弓箭成本高。
制作一張弓至少得一年,好的弓更是要三年,更需要保養,保養不好,弓很容易廢掉。
所以王信光靠三千家丁,跑斷腿也平不了胡患。
胡立勇心里平復了很多。
看來王信也是個為了達到目的,口無遮攔的貨色罷了,難道他實際上也是為了撈錢?以前是個游擊罷了,撈不到幾個錢,現在獨領一鎮就不同了。
二十五萬兩銀子,一年撈個十幾萬兩輕輕松松。
要是自己一年能有十幾萬兩銀子,買都能買下大同,取代馮庸的位置,胡立勇想到了王子騰。
不是不可以與他合作。
不過王信的東西得歸自己。
“你去一趟京城。”
胡立勇按捺不住,看向了趙燾。
與種地不同。
大周的耕地已經開發到了極限。
很多地方想要開墾出來,以現在的生產力是辦不到的。
所以哪怕堆再多的人力和物力,糧食產量上很難發生質的變化,但是工業不同。
哪怕以現在的技術水平,生產鳥銃的產能有限,可只要投入更多的銀子,招募到更多的工人,就可以生產更多的鳥銃,只受限于原料。
原料也能解決。
投入更多的錢,招募更多的礦工,開采更多的鐵礦煤礦。
一句話。
錢能解決的問題。
那么如何獲得錢呢?
可以用未來做抵押。
比如河套地區的未來收益,軍工廠未來的收益等等。
只要發展的好。
每個階段都可以用來做抵押,獲得源源不斷的錢,當然了,要是發展遇阻,就會變成暴雷。
必須在某個富裕階段開始平緩債務,否則必然暴雷。
不過暴雷也是商人暴雷。
有利益就有風險。
利益越大,風險越大,也是獲得巨大財富的商人,通過暴雷的方式,財富重新流入社會,變相的財富在分配的過程,并不算大問題。
反而在發展順數的過程里,提高了老百姓的收入。
前提不把老百姓拉入到里面。
要是把老百姓的錢也卷了進來,那就又是一種局面。
大周的百姓目前可沒錢。
王信也就沒有了心理負擔。
聚眾昌就是通過抵押河套地區未來的方式,通過提前集資,滿足發展的需要,以及軍隊的維持。
“半年內,必須生產一萬桿鳥銃,一百門佛郎機。”
王信下令道。
沒有回左云,大同西軍衙門搭不搭建,并不妨礙自己組建大同西軍。
搶時間是最重要的。
來到了牛心山,參觀完了火器廠,王信召集屬下。
眾人大喜。
不光是成立大同西軍終于獲得朝廷許可,還有個人的升官,竟然一下子都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