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圭急的腳。
周世明沒有理會兒子。
少吃一點,和死了沒得吃,周世明還是有計較的。
周圭無可奈何。
離開父親的屋子,外頭管家找上門來,“少爺,那李老爺那邊的人,要不要打發走”
“不用,我親自去見。”
周圭咬了咬牙。
父親老糊涂了。
當初就看錯了湯平,原來指望對方是窮人出身,所以把女兒嫁給了對方,好生栽培一番,結果此人竟然不識大體,為了外人的利益,不顧自己人的利益。
還有王信的事。
父親一再退讓,連關稅都讓了步。
大同各家都看著周家,結果周家都不出頭,
那么誰家還敢硬頂
周家的名聲這些年一日不如一日,就是因為父親的軟弱。
管家不敢勸。
帶著少爺去見了李老爺的人。
李齊是永興軍的右路參將,原來掌管數千人馬,如今投靠了又回來大同的王信,不過王信好像沒怎么重用李奇,反而分了不少李奇的權。
但是也不奇怪。
王信經常調動手下各部,他的手下都很信任王信。
所以看上去,李奇依然對王信忠心耿耿。
沒想到私下來串聯少爺。
看來少爺猜的對。
而且家里日后終歸是少爺當家。
管家不再多想。
當晚。
李奇終於等回來自己的族弟。
“周家怎么說”
李奇焦急問道。
“沒見到周老爺子,但是見到了周家大少爺,周少爺很支持,並且還提供了幾個名單,說這些人可以任由差遣,都是周家的人。”
“快給我看。”
李奇連忙接過,看了后面色復雜,又忍不住高興。
“沒想到周家不聲不響,在永興軍和天成軍拉攏了這么多人啊。”
“周家幾代深耕大同,底蘊非同小可。”那人也興奮道:“有周家的鼎力支持,周少爺說了,
只要大同一亂,他立馬安排朝廷那邊彈劾,加上王信最近膽大包天改動朝制,王信必死無疑。”
“那就好。”
李奇也是如此想的。
追贓
哪個兄弟能接受。
自己敢出頭,也是軍中很多人已經表態。
既然王信不重用自己,還妄圖減少自己的權利,李奇不愿意忍,現在抓住了機會就要他死。
第二日。
李奇照常去營中。
永興軍兵冊有五六萬人,實際有三萬余人。
但是這三萬余人肯定不是擠在大同城里。
除了駐扎大同城的近萬人,還有就是分駐各邊關各堡壘的家丁、夜不收、民兵等。
永興軍右路實際不到三千人。
李奇原本是參將,也就是右路最高的將領,
今日升帳。
“咚咚咚!”
不一會。
各將入內。
李奇一個個看了過去,很多人回以眼神,只有少部分人感覺氣氛不妙,感到自己被蒙在鼓里,
更加不敢出身。
“好了。”
“廢話不多說,王信倒行逆施,不顧兄弟們死活,今日有他無我,在做的兄弟們有哪些支持,
大家表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