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同樣給四品,不是文武官員品級相等,而是武官需要打仗,有生命的風險,綜合考慮,
所以要多給俸祿,因此按照四品的俸祿給。
大周總兵是二品。
二品的文臣已經是大佬級別。
所以從俸祿上,他每年的俸祿是五百兩,自己不貪污,手下們也不允許貪污,又考慮大周的風俗人情,需要實事求是,否則無法落地。
因此各級武官又給予與俸祿接近的補貼,總兵每年還有額外的四百五十兩。
比如自己是游擊的時候,每年一百八十兩俸祿,另外一百五十兩俸祿,全年合計三百三十兩。
而如今一年九百五十兩銀子。
江南擁有十畝地的農戶,風調雨順的時候,一年到頭的收入,折銀也不過六兩二錢五分。
自己一家的收入,等於一百五十二戶小戶,更不提佃戶了。
換句話說。
小戶要不吃不喝,一家人辛苦種地一百五二年,才能抵得上自己一年的收入。
如果九百五十兩的俸祿都不夠,那么王信認為這個社會就維持不下去,賺再多的錢,發展再多的社會財富,最后也會被吸乾枯竭。
所以二十個傭人,每年二百四十兩的開支。
一家人吃好吃喝喝,好吃好穿,讀書習武,隨便怎么費,一年也不要三百兩銀子,最后年底還能落下個四百兩,根本不完。
除非......
送禮,人情往來,應酬,名畫古董,兼併田畝....:
比如一幅畫幾千兩銀子。
比如給上官孝敬幾千兩銀子。
所以王信不收禮,也不送禮,
最初在揚州鹽道衙門當兵的時候,剿倭獲得戰利品,還給不少官員送過,因為那時候自己只是民兵將領,臨時的軍隊,環境也不一樣,如今更不同了。
軍官們也不需要給別人送禮,他們升官不升官,不是通過送禮來決定的。
保持這種風氣。
特立獨行的大同西軍,不光保持戰斗力,也與友軍格格不入。
系統只是個輔助。
幫自己挑選出有良心的人才。
但是如何對自己忠心,又或者保持戰斗力,形成良好的風氣等,需要的是自己一點一點的去做。
可以說。
正是因為自己一點一滴的做著正確的事,才有了如今的大同西軍。
外人想要掌控的話,要么靠著實力打破大同西軍,要么改變自己主動融入。
如果能融入大同西軍的主將,那么他也不反對這樣的人。
現在就是通過整編,把整個大同軍鎮打造成下一個大同西軍,但是動靜太大了,朝廷也不是瞎子,以前能忍受,如今必然不能忍受。
那么林如海的出現。
王信有些猶豫。
真的按照他說的去做,也是徹底融入四大家
王信搖了搖頭。
自己要的是自己的規矩,而不是別人的規矩。
四大家雖然勢力龐大,利用好了,能給自己帶來巨大利益,可四大家有四大家的利益,到時候誰聽誰的
猶如薛家。
薛巖有他的利益,他的利益與自己的利益發生衝突,如果是以自己為主,他當然必須接受讓步,服從自己的利益。
自己要的是聽話的薛家,而不是盟友薛家。
至於讓四大家聽自己的,那也不可能。
廣東巡撫吳文華就不會同意,
林如海也不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