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院士:???
“這只是一個地點的?”李院士看著眼前比自己人還大的巖石,有點發愣,“怎么還有深度?”
“你們一共給我提供了一百三十二個地點,我從地表開始,每隔二十米開采了一塊巖石,一直開采到深度一百米。”
顧昭對李院士道,“每個地點開采六塊,一共是七百九十二塊月巖。”
李院士咽了口口水。
“除了月巖之外,相同的位置我也帶回來了一箱子月壤。”
顧昭拍了拍葫蘆,又從葫蘆中取了一方半人高的石箱,放到了月巖旁邊,“一共是七百九十二個箱子。”
李院士陷入了沉默。
作為最頂級的科學家,李院士的心算能力非常強大。
月海玄武巖的密度大概在3.3g/至3.4g/之間,當前這塊月巖的形狀雖然不太規則,但大概可以看做邊長2.5米的立方體。
換算下來,單只這么一塊月巖,重量就是差不多52噸。
如果是792塊月巖的話……
4萬多噸?
這還不算眼前一箱子肯定有大幾百斤的月壤。
李院士看向月巖旁邊那半人高的裝月壤的石頭箱子,明顯是臨時制作。
不定就是顧昭在月球上用飛劍切出來的。
也就是,顧昭上月球時,想到了給天宮空間站的宇航員帶吃的,都沒想到給月壤帶容器!
李院士有一種伸手扶額,無語凝噎的感覺。
他幸虧還帶了一沓便利貼,否則豈不是連不同位置的月巖都區分不出來了?
這要是自己的學生,自己能把他……
自己要是求著他帶自己去月球轉一圈,不知道他會不會同意?
李院士還在想著,就看到顧昭飛在半空,踢里哐啷的將一塊塊的月巖拿出來,依次在試驗場上擺放,同時旁邊還配一個石頭箱子。
沒多一會兒,碩大的試驗場都被鋪滿了一大半。
不止李院士,他旁邊跟來準備搬運的工作人員也傻了。
看著眼前比自己人還高一大截的月巖,又看看自己那戴上了手套的雙手,愣愣的道,“搬運?讓我?”
監控大廳里,看著滿屏幕各式各樣,有獨自成型的,有被斷面切割的,還有直接被切成正方形的大塊巖石,工作人員們也是一陣無語。
“上次咱們嫦娥采樣車從月球帶回來的月壤,有多重來著?”
“1953克。”
“你們猜猜這些月壤月巖有多重?”
“我不猜。”
“把克換成噸,那都差得遠。”
“那幫研究月巖月壤的人有福了,132處地點,792塊月巖,同樣數量的月壤,幾萬噸的重量,足夠他們水十年的論文了。”
“十年?光靠咱們自己,十年都帶不回來這么多東西。”
“別逗了,咱們要是能把幾萬噸的月巖帶回來,早就在月球建立基地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