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老桃樹下撐起了一個真氣罩,將雨水遮擋在外。
“你究竟是不是人?”石青璇神色驚愕:
“現今居然施展出呼風喚雨的仙術!”
莊不染輕描淡寫的道:
“以樂為引,駕馭萬物,謂之《妙樂靈飛經》,學否?”
“我若學了,也能呼風喚雨?”石青璇好奇的詢問。
藍衫少年不置可否,道:
“第二章《靈舞》為身法及招式,既舞且武,需靈曲真氣為根基,倘若節奏得當則能吸納天下任何武學從而生出全新變化。”
“第三章《靈感》,分人籟、地籟和天籟三重境界,乃透過真氣感知外物的心法,靈曲真氣由音樂而生,對于聲音十分敏感,練到一定地步,修煉者理應跳出《周天靈飛曲》的圈子。”
“以體內的真氣應和萬物之聲,感知萬物,從而超凡逸俗,上達天道。”
“臻入無論何等細微、嘈雜的聲響,一旦落入耳內,均能辨析入微、自成條理。”
石青璇聞言,望向還在下的綿綿細雨,當即醒悟過來:
“你是以真氣應和萬物之聲,感知萬物,察覺之后會出現的風雨之勢,便以樂引之,讓這場風雨提前降臨。”
“青璇果真聰慧,沒讓我失望,我對你是愈發的期待。”莊不染欣然道:
“第四章《靈飛》,就可臻達以樂為引,駕馭萬物之境,正所謂天地有節,動靜有方,弛驟之道,一以貫之,知其前而制其后,應節而發,舉無不中。”
石青璇聽聞,只覺得愈加通透明了:
“原來如此,天地萬物均有其節奏,這節奏包括動靜、快慢等變化。”
“而當這些變化一以貫之,就好比一首曲子,樂曲有節奏,武功亦有節奏,樂曲越動聽,節奏越獨特,武功越高明,節奏也越微妙。”
“從未面對一路武功,只要把握住其中的節,就能由前面一招,推斷出后來的變化。”
她的一雙清眸盯著藍衫少年:
“你方才便是以此之理變萬物為音樂,從中導引推波助瀾,讓這場風雨先一步的降下。”
“不差,我不過一說,你就能舉一反三。”莊不染悠然道:
“此功練至登堂入室,天下任何兵器,均可變成樂器,哪怕天地也不例外。”
“只因《靈曲》的節奏又源自氣血,人體氣血之變,又與天地相通,是以順天應人,正合大道。”
“而《靈飛》練成,能以自身真氣為引,帶動他人真氣,能夠控制天下任何一種真氣,在實戰中可控制對手的真氣流動,使對方內力無法正常發揮,甚至將對方真氣為己所用,增強自己的實力。”
“這其中可是夾雜《不死印法》精要。”
“我從未把《不死印法》拿給你看。”石青璇臉上浮現一抹了然:
“看來你是通過與他的交手,便領悟到這門武功的精髓之處。”
莊不染嘴角上揚,道:
“依照《靈曲》節律,可將心法一分為五,一是聽風,聆聽兵器風聲,通過敏銳的聽覺感知對手兵器的運動軌跡和攻擊方向。”
“二是破節,看破對手的出招節拍,了解其攻擊的節奏和規律。”
“三是亂武,擾亂對方的武功,打亂對方的節奏,讓其招式無法順暢使出。”
“四是入律,將對手納入自身節奏,使對方的行動受到自己的控制。”
“五是同樂,讓對方無法自主,只能任由自己擺布。”
“如此先后五步,統稱《止戈五律》,也有止戈為武之意,這應是也頗合你這種不愛動武的性子。”
石青璇深深地看著藍衫少年:
“你為何突然要傳我武功?”
“我這門功夫,對樂道感悟越深,修習速度越快,我相信憑青璇對樂道的造詣,過個兩三年,怕是連邪王都不是對手。”
莊不染幽幽地道:
“如你這般集天地靈氣于一身的奇女子,就這么老死山林,豈不是太過可惜。”
“我向來惜才,不如讓我幫你走出一條破碎之路。”
石青璇同樣用幽幽地語氣開口:
“走不通,便死是吧。”
“我是越來越喜歡你了,當真是聰慧至極。”藍衫少年撫掌笑道。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