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葉便就此在通天峰后山幻月洞閉關,這一關便是十三年,方才破關而出。
卻見青葉須發盡白,面帶微笑,身有清光,緩步而出,似是已經成仙。
其后青葉正式出家,以本家姓葉,取青云之青字,故名青葉。
接著一日之間,竟讓青云山六峰外敵盡數伏誅,自此青葉道人道法之強,手段之狠,一時間名動天下,青云門同樣聲勢大盛。
又過一年,無方子即將掌門之位傳于青葉,從此青云門蒸蒸日上。
五十年間,已是正道支柱,二百年后,便已領袖正道各門諸派。
田不易思及此處,再看向陷入物我兩忘的空靈之境的小徒弟,心里無比激動的吼道:
“我大竹峰出龍了!”
眾人就這么目不轉睛,懷揣無比復雜的心情看了一個多時辰,田不易倏地開口訴說玉清境第三層和第四層口訣。
卻是少年令引入體內的天地靈氣在經脈中化作精氣,已經積蓄至精氣猶如實質的地步,周身經脈中的精氣似是洶涌澎湃的江河,第二層抵達進無可進的境地。
《太極玄清道》的玉清境一到三層,是所有術法的根基,難度也是漸深,與前兩層引氣、煉氣不一樣的是,第三層的法訣為元氣。
已著重于修煉太極元氣,致使修煉到這個境界,就會徹底看出修者的資質高低,天賦異稟者,往往勢如破竹,一舉突破到第四層驅物之境。
而資質平庸者,只能徘徊此境界左右,難以寸進,資質稍微好一些的,修習個五六十年也不稀奇。
卻見少年氣機大盛,幾乎一瞬間以神為火,元精為材,從中練出太極元氣,周身更環繞似有似無的念力,乃是破入第三層元氣境,即入第四層驅物境。
自此,有了萬法根本,可以同時修習其他奇術妙法以及修煉屬于自己的法寶。
田靈兒等人的眼睛瞪得溜圓,仿佛要從眼眶中飛出來,整張臉變得僵硬,顯然被嚇到了。
短短時間,居然就這般簡單的從不知修行為何物的普通人,變成小到可以御空而行,風馳電掣,大到更能震天撼地,毀山斷流,世俗凡人眼中的仙人。
一夕之功,竟勝自己幾年、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苦工,這著實有一些考驗人的心態,不敢相信世上有如此駭人聽聞的事,且就在自己的眼前發生。
須知當代大竹峰眾弟子,宋大仁修行最深,修煉上百年,也才玉清境第五層,余下都是第四、第三層。
而田靈兒也是自小得父母悉心教誨,方才在十三歲修習到了玉清境第四層。
他們越想心中越是一把辛酸淚,感覺人與人的確不能比,如若再比下去,只想讓自己一頭撞死,省得嫌自己太過廢物。
不多時,少年周身氣機逐漸收斂,緩緩地睜開雙眼,便見到滿臉復雜之色的眾人。
“心竅通明,萬物自顯。”
田不易倏而出現在少年面前,按在其肩,不禁開懷大笑,一吐這些年的種種憋屈:
“哈哈哈,好一個開竅,即有天授之才,能人所不能!”
“好了,別在這里故作狂態。”蘇茹趕緊走上前:
“老七一舉突破到驅物境,根基是否牢固?”
“扎實的不能再扎實,就似一切都是水到渠成,顯得無比理所當然。”
蘇茹一聽,算是放下心來,方才只顧震驚,沒來得及提醒修行必須穩扎穩打,切不可急躁莽撞,當然也是因為想象不到有人可以一接觸修煉之道,便勇猛精進至此。
然而眾人都不知道的是,面前少年所散發融入生命的自然律動的氣韻之下。
其內在一直秉承觀照本心,如明鏡照物,清清楚楚不執著,卻是閉塞全身意想行識,以己身為一世界,獨見自性。
赫然是雙法并修,一心二用的修習《太極玄清道》和《大梵般若》。
前者重在感悟天地自然,以此鍛煉穩固身體元氣和內絡經脈,后者講求感悟自身,對天地靈氣不太在意,注重對人體本身的錘煉。
也就一個講究身御自然造化,一個主修體悟自性,雖說是截然相反的修行之法,但同樣能互補其缺漏之處,可謂是相得益彰。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