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
趙王偃皺眉。
“原因有二。”
“第一,鄴城,安陽等地被破,皆因扈輒大意。”
“如今秦軍士氣正盛,我軍應避其鋒芒,擇機再戰。”
“第二,李牧將軍鎮守北境,若此時將其調來增援,萬一狼族趁機南下,如之奈何?”
郭開解釋道。
他之所以不同意李牧回援,原因亦有二。
第一,他收了姚賈的錢,他雖貪財,但收了錢就會辦事!
第二,他與李牧不和,李牧曾向趙王偃進言,把他貶為庶民,甚至流放,說他是奸臣,李牧深諳用兵之道,若李牧回援,擊敗秦軍,把丟的鄴城,安陽等地奪回來,必會加官進爵,萬一李牧因此封侯,他郭開還有活路?
“郭愛卿所言不無道理。”
趙王偃頷首,嘆了口氣。
郭開是趙王偃寵臣,群臣見趙王偃無意召李牧回援,紛紛站出來表示附議。
“可若不召李將軍回援,萬一秦軍兵臨邯鄲,如之奈何?”
趙王偃問。
他可不想做第二個韓王安!
“王上勿慮!”
“邯鄲城高數丈,休說十幾萬秦軍,就算暴秦傾巢而出,也攻破不了邯鄲!”
郭開不假思索道。
他表現的一身正氣,極像趙國股肱之臣。
話畢,他朝私交甚好的太子趙遷使了個眼色。
趙遷得到眼神示意后,立刻站了出來。
“父王。”
“兒臣以為,暴秦不會繼續攻城。”
趙遷道。
“為何?”
趙王偃目露不解。
“因為暴秦沒有能力繼續攻城。”
“鄴城,安陽等地被攻破,是因扈輒大意。”
“若扈輒將軍不大意,鄴城,安陽會被攻破?”
“撩陽等地被攻破同理,本來龐煖將軍守的很好,與秦軍各有勝負,扈輒將軍被殺后,秦將趕去撩陽等地增援,龐煖將軍這才被迫一退再退!”
“暴秦區區十幾萬兵,焉能吞下我整個大趙?”
“攻下鄴城,安陽等城邑,已是秦軍極限!”
趙遷答。
趙王偃聞聽此言,摩挲著手指陷入了沉思。
遷兒所言不無道理,雖然秦軍劍鋒直指邯鄲,但秦軍攻下撩陽等地后,并未乘勝追擊。
是不敢還是不能?
想來是既不敢,亦不能!
我大趙豈是弱韓可比?
龐煖將軍老而彌堅,不見得比王翦差!
他之所以丟了撩陽等城邑,那是被扈輒給坑了!
“父王!”
“兒臣以為,我大趙一寸土地都不能丟!”
“兒臣愿與司馬尚將軍一起去北境,接替李牧將軍,以防狼族南下。”
“李牧將軍用兵如神,由他領兵,想來最多半年,便能把鄴城,安陽等地奪回來!”
原太子趙嘉進言道。
“末將愿與嘉公子一起去北境,接替李牧將軍!”
司馬尚緊隨其后。
其實他與趙嘉并無私交,但兩人都是堅定的主戰派,不愿把鄴城等地拱手讓人!
趙王偃聞言,有些動搖。
讓嘉兒和司馬尚去北境接替李牧,由李牧領兵御秦,確實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郭開見狀立刻站出來表示不行,應避其鋒芒,伺機再戰。
趙嘉則表示不能等,不然暴秦會得寸進尺。
雙方吵的很厲害。
“這里是酒肆?”
半盞茶后,趙王偃見吵的越來越厲害,龍顏大怒。
郭開聞言立刻閉上了嘴。
趙嘉還想吵,被司馬尚給制止了。
“茲事體大,讓寡人考慮考慮。”
“你們都下去吧。”
“郭愛卿和遷兒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