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前,因侯嬴的推薦,成了信陵君的上賓,曾在退秦,救趙,存魏的戰役中立下汗馬功勞。
信陵君魏無忌死后,朱亥被擢升為了大將軍。
“臣以為……楚國不是秦國對手,秦攻楚,根本不需要我魏國出兵相助。”
朱亥咳嗽兩聲,回答道。
當著繚的面,你讓他怎么回答?
嬴政派去山東各國賄賂的姚賈,曾嘗試過賄賂朱亥,但失敗了。
朱亥雖聲名不顯,但并非貪財之人。
“將軍此言差矣。”
“我大秦兵分三路,一路在潁川郡,韓國雖已變成潁川郡,但民心尚未徹底歸附。”
“一路在趙國邊境撩陽,鄴城等地,趙王雖昏庸,但有道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最后一路,在秦魏邊境。”
“在下只是替我王來詢問貴國意見,若貴國不愿合兵伐楚,那就算了。”
繚笑意盎然道。
魏王增聽到繚說秦國最后一路大軍在秦魏邊境,心里‘咯噔’了一下。
秦不是要攻楚嗎?
來魏國邊境做甚?
寡人若不同意,秦國便會發兵伐魏?
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先禮后兵,實在可惡!
“父王。”
“兒臣以為,應與秦合兵伐楚。”
“有道是,趁其病,要其命!”
“如今楚國內憂重重,此時不對楚用兵,等將來楚國解決掉內憂,很可能對我大魏用兵!”
尚未加冠的太子假開口道。
“太子所言極是!”
魏王增頷首。
朱亥見狀欲言又止。
他想說不用害怕秦國,若秦敢對我大魏用兵,可以啟用廉頗,但繚在這,他不好開口。
還有一個原因是,魏王增不喜歡廉頗,亦是因此,廉頗入魏雖已數年,但仍未得到重用!
話畢,魏王增給嬴政回了封信,說魏國愿與秦合兵伐楚。
接著他撥給了朱亥八萬大軍。
他本來想撥五萬,但怕太少,讓秦國覺得敷衍,所以選擇了撥八萬。
“諾!”
朱亥只能領命。
繚見狀稟手而退。
魏王增看似有選擇,但其實根本沒得選!
魏王增若敢拒絕,秦國便可對魏用兵!
魏國百姓的生活,沒比楚國好哪去!
……
五日后。
楚國都城壽春。
李園得知秦魏要伐楚后,大吃一驚。
然后推開濃妝艷抹的侍女,從桌案下拿出了輿圖。
春申君剛死不到一年,楚王悍尚幼,秦魏聯軍來的可真是時候!
沉思良久后,在房間里不停踱步的李園頓生一計。
于是他給蒙武寫了封信。
楚國內部的反對派剩的不多了,再給他半年時間,便能全部除掉。
所以需要拖住蒙武。
說是秦魏聯軍,但其實主要是秦國,蒙武不下令,魏國大將軍朱亥敢先出手?
……
小半個月后。
蒙武收到了李園的信。
得知信是楚國國舅李園寫的之后,蒙武濃眉緊皺。
他與李園沒有任何交情,李園突然給他寫信做甚?
懷著不解,蒙武看向了信中內容。
只見李園信中說:“憑借秦國的強兵,再加上魏國的勁旅,往東討伐楚國,在我看來,不等雙方開打,楚國就會割斷韁繩放跑馬匹往西邊的秦國投奔。”
“秦國與楚國是上等邦交國,屆時秦王的討伐的目標就轉向魏國了,屆時將軍一定會被魏國驅逐,恐怕還會被秦國誅殺。”
“將軍難道沒看見井忌的例子嗎?他幫秦國屯聚趙國而討伐燕國,攻下兩座城邑,燕國派遣蔡鳥用大腿藏著符璽,腋下夾著璧印,偷偷越過趙國進入秦國,用河間的十座城邑,封給秦國相邦呂不韋四座,文信侯沒敢接受,蔡鳥第二天再次求見……”
信看到一半,蒙武就看不下去了。
這寫的什么玩意?
井忌之事跟他有何關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