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韓國四公子韓宇得知此事后,眸光一亮。
有道是,趁其病要其命,伐秦的機會來了!
于是他縱馬去了趙王宮。
趙王偃此時正在寢宮里跟倡后閑聊。
“你說寡人死后,世人會如何評價寡人?”
趙王偃摩挲著手里的三孔布幣,問道。
三孔布幣是他繼位后,讓人在石邑鑄造的,頗受趙人喜歡。
“大王正值壯年,不可言死!”
濃妝艷抹的倡后勸道。
她因年紀越來越大,所以皺紋越來越多,必須濃妝艷抹。
“人終有一死,寡人也不……”
趙王偃感慨道。
他話未說完,就被打斷了。
打斷他的是門外侍衛。
“啟稟大王。”
“原韓國公子韓宇求見!”
侍衛恭聲稟告道。
“韓宇?”
“他來做甚?”
趙王偃皺眉。
然后讓侍衛把韓宇帶去了書房。
“你跟寡人一起去見他?”
趙王偃看向倡后,問道。
倡后雖身材,皮膚皆不如當年,但很擅謀,亦是因此,趙王偃才對她一直很好!
“本宮不便見外臣。”
倡后當即拒絕。
她不僅皮膚在變差,體力也在變差,所以不想去書房。
趙王偃點頭,然后去了書房。
趙王偃抵達書房時,發現毛遂也在。
“你們兩個一起來的?”
趙王偃問。
“不。”
“臣是后來的!”
毛遂立刻搖頭。
然后躬身一禮。
趙王偃擺手,讓韓宇和毛遂有什么話直說便是。
“不知大王可有聽說秦國最近出現了蝗災?”
韓宇上前幾步,問道。
趙王偃頷首,他前兩天聽郭開提過一嘴,但沒在意此事。
蝗災這種事很正常,趙國也每隔兩三年就會出現一次。
秦國的鄭國渠已經修成,蝗災能死多少人?
“大王難道不想趁此機會,一雪前恥?”
韓宇正色問。
“如何一雪前恥?”
趙王偃聞言頓時來了興趣。
他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在駕崩前,他要把鄴城等地奪回來,最好再攻下秦國幾座城邑,如此一來,他便可青史留名!
“趁秦國出現蝗災,聯合魏楚,討伐暴秦!”
韓宇沉聲補充道。
“唇亡齒寒的道理,魏國不會不懂!”
“據臣所知,數月前,秦魏合兵伐楚,成功后,暴秦只給了魏國幾萬斛糧食,一座城邑都沒給,魏王對此很是不滿。”
“臣愿為大王入魏,說服魏王,合兵伐秦!”
毛遂主動請纓道。
“外臣愿入楚,替大王說服楚國權臣李園,合縱伐秦!”
韓宇緊隨其后。
雖然韓安已死,韓國已變成秦國的潁川郡,但他仍想著報仇,復國!
“好!”
趙王偃欣然答應。
秦國雖強,但有道是雙拳難敵四腿!
三打一,優勢在我!
念及此處,趙王偃讓毛遂和韓宇以使臣身份,去了魏國和楚國。
在趙王偃看來,之前五國或六國合縱失敗,是因為人太多了,各有所謀。
三國合縱剛好,國不在多而在于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