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自稱海外一個藩國,準備向大明朝覲,認為宗主國。”陳瑞不甘地說道:“這樣的話,我們甚至能跟大明朝廷直接建立聯系,獲得一個官方的溝通往來渠道。”
“啊,向大明稱臣納貢?”韓劍聞言,頓時愕然地看著他,“我們需要向一個腐朽而沒落的王朝屈膝稱臣?”
“那又有什么?”陳瑞滿不在乎地說道:“只是一個虛名而已,咱們又不是真的要向大明磕頭當孫子!要知道,這個時期,想要上趕著朝貢天朝上國的番邦小國多著呢。我記得日本還發生了兩撥使者為向大明朝貢,而大打出手鬧出人命的事情。”
“日本爭貢,那是為了跑來大明占便宜,想要獲得勘合貿易權利。”
“對呀,咱們現在不就是想要在大明有一個合法的渠道嘛。”陳瑞越說越覺得自己的主意甚是合理,“要是我們以一個海外藩國的名義來大明,不就可以正大光明地進行貿易,招攬移民。聽說,大明對藩屬國的勘合貿易要免不少稅的,甚至還有賞賜。”
“既然如此,咱們不如試一試。萬一真的獲得大明的認可,對我們在大陸所進行的各項事務絕對有促進提升作用。甚至,我們以后造出了火炮和火槍,可以有限度地對它進行支援,從而延緩這個王朝的覆滅時間。……你們覺得呢?”
幾人聽了,互相看了看,皆默然不語。
“哎,你們該不會真的因為要向大明稱臣納貢而抹不開面子吧。”陳瑞不由急了,“咱們這叫事急從權,或者叫韜光養晦。在未有真正強大的實力之前,暫時伏低做小也不是不可以的……”
“話雖如此,但是吧,稍微一琢磨,就有問題了。”劉國強笑著說道:“以后,咱們建國了,而且還逐步發展壯大了,對這段歷史該如何記錄呢?”
“歷史該怎么記錄,就怎么記錄唄。”陳瑞說道:“哪個國家初立之時,能一帆風順地成就大國基業?多多少少都要歷經各種坎坷和險阻,甚至不乏極盡屈辱之事。像后世美帝,連自家的總統府都被燒過呢!就是咱們那個時候,不還有90年代三大恥嘛!一時的忍辱負重,換來百年的的輝煌大業,我認為還是值得的。”
“不過,就我們現在這般情形,人不過萬,地不過百里,哪有資格來給大明當一個孝子賢孫!”
“那都不是事!大明的眾多藩屬之列,屬于小國寡民的簡直不要太多。像琉球、蘇祿之類的,人口也不過十數萬,地盤也是巴掌大一點。再說了,來大明朝貢,咱們國家有多大,實力又如何,還不是由著咱們自己來說。”
“這個時候,正好是大明內憂外患之際,你們說,要是突然來一個外藩小國趕著來上貢,大明君臣是不是就會感到特別驚喜,特別欣慰?這簡直就是天降祥瑞的福兆,說不定崇禎皇帝高興之余,直接給咱們大筆的賞賜!”
“哈哈……”眾人聽的有趣,皆不由大笑起來。
“好了,好了,關于以后是否要給大明上貢的事,待返回啟明島后,放到全體大會上討論吧。”魏應濱笑著擺了擺手,“現在都各自回到崗位上,好生操縱船只,讓我們以最快速度趕往臨海堡。要知道,咱們這兩艘船上可是超載了不少移民,可千萬不能中途出點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