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要是穿越眾能對他們進行重新武裝,并加以鼓動游說一番,相信一定可以促使其再度萌生反抗的念頭。
西班牙人的所犯下的累累暴行,族人被屠的血海深仇,可不是就能這般輕易地忘卻和放棄的。
被壓迫和奴役的印第安人,都聯合起來,共同反抗西班牙人的殖民統治!
12月16日,船隊駛出啟明海峽后,同行的“順運-1號”和“順運-2號”駛離了船隊,徑直朝西北方向而去。
這兩艘運輸船裝載了一百多移民和大量建筑材料,分別前往啟明島西北方的原托菲諾港和阿伯尼港兩處所在,準備建立秘密的移民中轉點。
在西班牙大舉入侵之時,始興港必然會遭到封鎖和圍困,這是大概率的事件。
未雨綢繆,在今年移民船返回時必須要另尋一處隱蔽的臨時據點,以暫時收容到來的移民。
托菲諾港的位置在一片破碎海岸和島嶼的背風面,若是西班牙人在沒有獲悉其具體位置的情況下,想要在這片地形復雜的海岸邊準確的尋到它的位置,無異于大海撈針。
而阿伯尼港則位于太平洋深入啟明島的巴克利灣盡頭,幾乎直抵島嶼腹心之處,位置更為隱蔽。
在18世紀,西班牙人便曾于該地修筑了一座殖民據點--圣克魯斯德努卡,以宣示對這片領地的主權。
不過,數年后他們又主動將其放棄,最終為英格蘭人控制了該島。
若是,在移民船回返啟明島時,西班牙人仍未攻來,那自然是皆大歡喜,順順利利地將移民統一運至始興港,然后再進行集中分配。
可要是西班牙人封鎖了始興港,那只能將移民暫時安置在這兩處隱蔽的據點內,等待戰爭的結束。
誰也不知道西班牙人什么時候殺過來,僅有的幾艘遠洋運輸船肯定不能枯守于啟明島,從而平白浪費一個移民季。
要知道,每增加一個移民,對新華來說,則意味著新增一份力量。
移民,一刻都不能停。
需知,葡萄牙人一旦知道了西班牙人即將進攻啟明島的消息,肯定會拒絕提供船只幫著新華轉運移民。
偷偷摸摸地在私底下搞點小動作,給西班牙添點堵,那是沒什么問題,可要跟西班牙直接發生沖突,葡萄牙人還是沒這個膽量和魄力。
也就是說,本年度的移民行動將只有5艘新華轄下的遠洋運輸船執行,分別是“破浪號”、“開拓號(購自西班牙走私商人佩德羅之手)”、“開遠號(俘獲自關島的西班牙船圣多明各號)”、“啟順號(廣州造船場訂購)”和“飛劍-2號(啟明島第一造船場建造)”。
這些運力加在一起,最多也就只能運回一千五百余移民,讓原本計劃三年內總人口達到兩萬人規模(含本土新增人口)的設想徹底落空。
為此,決策委員會在加緊備戰的同時,也利用冬閑時節,派出數路武裝探索隊,深入啟明島內陸腹地,準備將隱藏在山林之中的印第安人部落“翻檢”出來,征為己用,以彌補人力不足的困境。
畢竟,在目前這種“戰時機制”下,船場、礦山、煉鐵、軍工,以及幾座堡壘和城寨的防御設施修筑,無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可要是從農業口子抽出太多的勞力,那又會影響農業生產,繼而危及新華脆弱的糧食儲備。
所以,這短缺的人力,只能由那些不善耕作的印第安人來彌補。
西班牙人即將到來的入侵,著實打亂了穿越眾的發展步調,破壞了啟明島難得可貴的和平環境,更是延誤新洲華夏快速擴張的勢頭,讓人惱恨不已。
此番,出動出擊,襲掠美洲太平洋沿岸,就是也要讓西班牙好生體味一下戰爭來臨后的痛苦和無奈。
經過二十天的航行,1632年1月7日,船隊駛抵黑鯊島(即墨西哥瓜達盧佩島),為即將發起的戰斗做最后的準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