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不想,東江鎮水師不知道從哪招來了這么幾艘西洋大船,以對方船上所裝備火炮的威力,肯定會對水城造成致命的威脅,并對停駐于水城“小海”中的戰船發起毀滅性打擊。
“轟!”
一聲劇烈的轟鳴聲響起,須臾間,一顆巨大的彈丸便越過了水城城墻,狠狠地砸向里面的“小海”。
但它并未擊中停泊在里面的戰船,而是落在水里,激起一股巨大的浪花。
“轟!”仿佛是為了回應敵船的炮擊,位于水門附近的敵臺上,守軍也打出了一發炮彈。
同樣的,也未擊中目標,遠遠地落在了大船的前方。
雙方的第一輪炮擊,似乎都在小心地進行試探。
對方在晃動的船舶上,努力地尋找射擊準頭。
而水城城頭上的火炮則非常謹慎地只添加了少量的火藥,以免造成炮管炸膛。
在正月間,叛軍曾在新城鎮與登萊總兵楊御蕃野外交戰,都使用了大量火炮。
是時,叛軍動用紅夷大炮五門、大將軍炮三百余門,以兇猛的火力,大挫楊部官軍。
不過,在戰斗過程中,許多炮手不熟悉這些新式火炮的操作技巧,使得二十余門火炮出現炸膛的現象,讓叛軍炮手至今仍心有余悸,輕易不敢多裝火藥。
相較于水城打出的炮彈凌亂不堪,而且還稀稀拉拉,海面上那五艘西洋大船卻是打得又快又狠,數十門火炮每一次的齊射,漫天的炮彈就像暴雨一樣呼嘯而來,把整個水城當成自己傾瀉的對象。
當炮彈砸在城墻壁和敵臺上時,那扇面的輻射區里,泥土飛濺,彈片四射,怕是連一只蟲子都無法存活。
每一個彈著點,都會砸出一個深坑,硝煙不斷地在海面上升騰,像一個個魔鬼露出猙獰的面容。
僅八輪炮擊,水城幾個敵臺部署的幾門火炮便逐次熄火,要么炮位被掀翻,使得敵臺上一片狼藉,要么炮手被兇猛的炮擊所懾服,驚叫著四散而去。
水城的城墻上,巖壁上,以及內里的“小海”,到處都是敵船砸出的彈坑,到處都是彌漫的硝煙。
近一個時辰的炮轟,留下一片被摧毀的工事,未曾包磚的夯土城墻出現一道道裂痕,觸目驚心的死尸,哀嚎不斷的傷兵,呼嘯飛來的炮彈,讓水城陷入到從未有過的地獄場景。
呃,說是地獄場景,可能有些為時尚早了點。
待水城這邊慢慢失去反擊之力后,數十艘東江鎮水師戰船隨即就逼了上來。
它們在駛近水城約百步距離時,停了下來。
就在數千叛軍士兵紛紛從城頭上露出腦袋,疑惑地看著對方為何不一鼓作氣朝水城海門沖過來時,卻見那打頭的十余艘東江鎮戰船上猛地冒出一股股青煙,還發出一陣陣尖嘯聲,一道道火光沖天而起,直直地飛向水城而來。
“……神火飛鴉!”
這種外形看著像是一只烏鴉的火箭,內部中空,填充大量火藥,在需要遠程攻擊時,點燃尾部的引線,位于火箭外部的火藥燃燒后,會產生強大的推進力,當引線燃燒到內部時就會發生劇烈的爆炸。
盡管這種遠程火箭在攻城時,造成的實質性傷害并不是太大,但卻可以引燃周邊的易燃物,比如火油、滾木、旗幟,從而使得敵方出現暫時性的混亂局面。
這種武器,對密集停放的木船,尤具有強大的破壞性。
而登州水城的“小海”里,恰好停泊著一百余艘叛軍收繳而來的船只。
當數十支“神火飛鴉”騰空而起,然后以一道道優美的拋物線扎入其中時,立時響起陣陣爆炸,數艘木船很快便被引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