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他竭力保持著神色鎮定的模樣,但心里卻突突地跳著,嘴里默默地念叨著什么。
根據卡列斯船長和瓜達多中尉提供的信息,海盜在港口內修筑了幾座炮臺,火炮數量大概在二十門到二十五門之間。
有8磅炮、12磅炮,也有威力巨大的24磅炮,而且幾座炮臺還設立在兩側的山嶺上,火力可以覆蓋至港灣內任何一處海面。
兩年前,探索艦隊的一艘武裝船就是在里面被海盜所擊傷,繼而被對方俘虜。
按理說,艦隊在遇到有嚴密岸防炮臺防御的情形下,最好是有多遠就避多遠,以減少自身的傷害。
畢竟,跟岸防炮臺相比,戰艦自身因存在太多弱點,與之對轟,很難討到便宜。
盡管岸防炮臺不能移動,但對方可以將彈藥等易爆物資隱于封閉或半封閉的堅固掩體內,甚至還能為要塞炮本身修筑一個半掩式堡壘,將其和炮手保護起來。
除非,岸防火炮剛好被直接命中,或者配套設施被擊毀,否則,它在與海面艦船交火時,生存性頗強。
戰艦在海上作戰時,想要擊中對方,除了需要獲取目標的距離與航向及航速等數據外,還要就縱搖、橫搖等船體晃動進行修正。即使目標是一個不會動的炮臺,戰艦在船體不斷晃動過程中,也很難擊中。
更為可慮的是,岸防炮臺可以通過預先對周邊控制水域試射,標定火力分區和彈著點,來提升火炮射擊精度。
這絕對強于在進入射擊位置后,仍然得從零開始觀瞄-試射-修正等火控流程的戰艦。
若是,戰艦不太清楚敵方岸防炮臺的具體位置,再加上對方掩蔽工程做得不差,觀測校正的難度就會進一步提升。
相較之下,岸防炮臺攻擊海上艦船,很容易通過水花來判定遠彈還是近彈,從而進行修正。
要是對方岸防炮臺建在地勢較高的位置,或者視線良好的地方,則在觀測和修正彈著點方面的優勢就更大了。
在正常情況下,岸防炮臺都擁有先敵開火及射擊精度方面的優勢,艦船在與岸炮對轟時,即使沒有被命中要害,但火炮甲板或者艦橋中彈,仍然會影響其后續作戰能力,從而進一步擴大其在戰斗過程中的劣勢。
當然,戰船可以通過機動來規避岸防炮臺的打擊,但這卻會擾亂己方的射擊觀瞄,降低射擊效率。
要盡量提高射擊精度,就不能作太大動作的機動。而且,想進一步提高射擊精度,你還得更加靠近炮臺。
但這樣的話,戰船被擊中的概率會成倍增加。
換句話說,一個人在陸地上扔石塊,總比乘坐艦船時水上晃來晃去時扔石塊強!
但是,西班牙遠征艦隊司令戈麥斯仍然想要試一試。
因為,自己的艦隊擁有超過一百八十門火炮的強大火力。即使戰艦僅有一側的火炮可以射擊,那也有九十余門。
而海盜的港口炮臺想來最多也不過二三十門,在數量對比上,我方具有壓倒性優勢,應該可以摧毀他們的炮臺,從而占領碼頭,為接下來的戰斗打下一個良好的開端。
只要我們愿意付出一定的代價!
兩艘探路的戰船在駛出兩百多米后,西班牙艦隊又有兩艘戰船啟動了,循著同伴的航行軌跡,向港灣內緩緩行進。
“轟!轟!轟!……”
炮彈劃破空氣,發出尖銳的呼嘯聲,精準地落在兩艘西班牙戰船附近。水面上頓時激起數股巨大的浪花,其中,一發炮彈擊中了“黎明之光號”的船艏,木塊飛濺,瞬間擊倒數名水手。
“嘶!……”
戈麥斯見狀,立時倒吸了一口氣。
對方炮臺第一輪射擊,就擊中了己方的一艘戰船,顯見海盜炮手們訓練極其有素,在提前標定的射擊區域,就打出如此精準的齊射。
面對炮臺的轟擊,西班牙戰船并未表現出慌張,反而開始調整航向,準備將船身橫過來,以便發揮側舷火炮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