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晴。
卯時,初刻,宜出行、破土、上梁。
晨暉尚未全然驅散夜的涼意,始興城郊外清灣村的一處宅院里卻已是熱鬧非凡。
院子當中,臨時搭起的木架,堅實而立,仿若巨人抬手撐起一方天地。
一根粗大的雪松木橫臥于地,兩頭各自掛著一塊鮮艷的紅布,等待主人送至屋頂,開啟新宅的祥瑞之途。
“差不多時辰到了!”一名四旬的漢子看了看天色,將手中的茶碗放了下來,伸出衣袖隨意擦了擦嘴。
“嗯,吉時到了。”幾名漢子聞言,紛紛站了起來。
“今日,有勞大家了。”徐興懷朝眾人拱了拱手,笑著說道:“待會,上了梁后,眾鄉親就在院子里將就吃一頓,莫要嫌棄我老徐招待不周。”
“村長,瞧你這話說的。”一名漢子將衣袖挽了挽,“咱們大家伙給你上梁,可不是沖著你家這頓飯的。平日里,我們眾鄉親可沒少承你的情、得你的好。今日過來幫忙,那是應得應份的,你可別跟我們客氣。”
“好了,好了,無需多言,趕緊將大梁弄上去,可不要誤了吉時!”人群中不知誰喊了一嗓子,瞬間點燃了大家的行動熱情。
十余名身形壯實的漢子走到那根粗大的雪松木前,兩人一組,分站這根大梁兩端。
他們彎腰,雙手穩穩握住繩索,一端牢牢系于大梁,一端攥在手中,蓄勢待起。
“起!……”
隨著一聲吆喝響起,眾人齊聲發力,腿部微屈,腰部緊繃,肩膀青筋暴起,一寸一寸地將大梁拉起。
大梁起初仿若千鈞之重,緩緩離地時,隨著腳步邁動,帶起一陣塵土。
四下圍觀的鄰里鄉親們早已將庭院圍得水泄不通,孩童們從大人的腿縫中鉆出,眼睛睜得溜圓,好奇地張望著。
婦人們交頭接耳,口中議論著村長家這棟新起的房子如何漂亮,話語中隱隱流露出一絲羨慕神情。
在農人眼里,建新房向來都是一件極為重大的事情。
這意味著,主人家的生活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如同翻開了嶄新的篇章,滿是希望與憧憬。
大梁漸高,已至半空,男人們喊著低沉的號子,將其一點一點地向上提升,每個人都因為用力過甚,臉色憋得通紅。
待大梁升至屋脊高度,另有兩名身手敏捷的漢子,手持長桿,桿頭裝有精巧的掛鉤,小心翼翼地對準大梁上預先安好的鐵環,輕輕一勾一拉,大梁精準就位。
剎那間,四下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呼聲。
此時,主家徐興懷笑意盈盈,快步上前,將提前準備好的喜錢一一發給幫忙的鄉鄰,口中連聲道謝:“辛苦諸位老少爺們了,今日這宅子有勞大家,愿我們所有人的日子都如這上梁一般,一躍高升!”
男人們接過喜錢,笑得見牙不見眼,臉上也洋溢著質樸的笑容,拱手回禮。
而后,徐興懷讓妻子端上擺滿了三牲、果蔬、酒水等供桌,置于大梁正下方,領著全家老小,整衣跪地,朝著大梁虔誠叩拜。
香煙裊裊升騰,將他們的祈愿帶向蒼穹,讓老天庇佑全家安康幸福。
臨近正午,院子里支了三五桌酒席,大盤的鮭魚、剛宰的雞鴨、新鮮的時蔬菜、還有供銷社打來的幾壇酒水,將桌子擺得滿滿當當。
眾人圍坐,歡聲笑語不斷,在這秋日的暖陽下,共同慶祝主家新房上梁的大喜事,也暢想著未來村里如這大梁一般,節節高升的美好生活。
“喲,老洛,怎生這個時候才來?”當一個高鼻深目的夷人面孔男子提著一兜水果上門慶賀時,徐興懷連忙將他拉入席間,并為他斟上了一杯滿滿的酒。